您是否正在为与病历,书写,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管理文库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卫生部及我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3、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4、出院病历一般应在7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10天,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5、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由病案室专人复印。
6、各医院的临床科室应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要求对病历进行封存,封存病历应有医患双方签字,封存的病历由医务科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8、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人员均不得擅自借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历要办理借阅手续。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9、本院医师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10、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保密法》予以保密。
篇2: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1、所有的医疗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2、专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各种医疗设备的性能,定期消毒、保洁、维修,保持性能完好。
3、各种医疗设备应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每班清点,如有发现损坏或丢失应及时向院领导报告,以便查明原因及追究主要责任人,要定点放置,不可擅自外借或移换位置,以免急需用时不能迅速获取。
4、需要用时由专管人员向当班医生发放和收存,同时做好发放和签收记录。
篇3: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1、咨询师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或电话、网络咨询,认真、及时进行记录。
2、对来访者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3、咨询师要态度热情,工作细致、认真。
4、保持心理咨询室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定期更新环境陈设,营造温馨的空间。
5、做好登记及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6、爱护室内各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持正常使用。非咨询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咨询室,未经允许正在咨询室时不能接待其他人员。
7、遇有严重心理问题可能出现事故或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8、咨询师要注意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篇4:热电公司应急疏散管理制度
Q/CRP-201.001-20**南京华润热电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11-01实施
20**-10-30发布
应急疏散管理制度
Q/CRPNJ-FP-299.050-20**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PNJ-FP-299.050-20**目次
前言II
范围3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职责3管理内容与方法4附录A(规范性附录)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10附录B(规范性附录)员工三级安全培训登记表11附录C(规范性附录)员工安全培训记录表12附录D(规范性附录)员工岗位调动安全培训记录表13附录E(规范性附录)员工持证情况登记表14
前言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规范管理、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
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华润)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强制性标准,适当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等标准化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南京华润的制度建设。
为规范和指导南京华润标准化工作,提升南京华润精益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南京华润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南京华润标准化办公室组织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审核人:
本标准的审定人:
本标准的批准人:
本标准由南京华润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应急疏散管理制度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各区域应急疏散区域及应注意的事项,以切实保障我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及时进行快速、有序、高效地应急疏散撤离和逃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术语和定义
3.1应急疏散
是指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或严重危害社会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组织相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带的行动。如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洪水、重大设备损坏、建(构)筑物坍塌、危险化学品泄漏、恐怖活动等,分预先疏散撤离和紧急疏散撤离。
职责
4.1综合部
4.1.1安全管理部门是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部门负责人是安全教育培训专责人,负责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资金。
4.2应急疏散抢险救灾指挥部
4.2.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法规、指示和命令。
4.2.2负责公司范围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抢险救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指挥及外部工作联系和协调。
4.3部门应急疏散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4.3.1负责本部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抢险救灾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执行。
4.3.2负责本部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御、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4.4发电部
4.4.1制定本部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4.4.2对本部门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在发生险情时,由值长在第一时间进行指挥和调度,并及时将灾情上报部门和公司领导。
4.4.3根据灾情迅速进行运行设备的紧急故障处理和组织现场人员应急疏散撤离。
4.5技术支持部
4.5.1制定本部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4.5.2对本部门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在发生险情时,及时组织生产设备抢修,根据灾情发展及时组织现场人员及生产楼人员应急疏散撤离。
4.5.3负责公司范围内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保障安全疏散设施的正常使用。
4.6综合部
4.6.1制定本部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4.6.2对本部门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发生灾情时,负责办公楼、员工餐厅、公寓楼人员的应急疏散撤离。
4.6.3负责灾害发生后,伤员医疗救护、车辆安排、交通管制、现场治安警戒、禁止闲杂人员入内。
4.6.4负责灾后公司范围内及员工疫情防治。
4.6.5负责各类应急疏散设施、抢险救灾物资及医疗药品的采购,并把好质量关,及时供应到位。
4.6.6抢险救灾工作如需进行外委,应及时进行落实和办理,不得延误。
4.6.7负责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各类费用的落实和办理。
4.6.8负责制订和修订公司应急疏散预案。
4.6.9对安全疏散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4.6.10对本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组织机构
5.1.1公司成立应急疏散抢险救灾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以总经理为总指挥,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为第一副总指挥,其他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各部门主管、经营策划部安全专业主任为成员。
5.1.2各部门成立应急疏散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各部门主管、各专业主任工程师、各运行值长、各运行岗位主值或负责人为本部门或本岗位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各部门必须坚决服从公司应急疏散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命令。
5.2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5.2.1安全疏散设施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正常使用。
5.2.2安全通道、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禁止占用和阻塞疏散通道,锁闭和遮挡安全出口。
5.2.3常闭式防火门应保持在关闭状态,但不得闭锁。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禁止被遮挡和覆盖。
5.2.4防火卷帘门及其它场所卷帘门下不得堆放物品,卷帘门必须保持随时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
5.2.5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禁止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和通行的障碍物。
5.2.6安全疏散出口应平坦、通畅,不得设置门槛、台阶,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侧拉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2.7生产现场、办公场所、生活区域、重点防火部位、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均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和事故应急照明。
5.2.8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清晰有效,不应遮挡,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
5.2.9排吸烟装置、防火阀、事故应急广播等设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10有人员住宿的场所,安全出口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
5.2.11人员聚集场所在使用和营业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得锁闭。
5.2.12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
5.2.13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5.2.14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电子系统故障时,紧急开启疏散门的可靠装置。
5.2.15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救援的隔离栅栏。
5.2.16生产现场、多人办公场所、会议室、人员聚集场所的门应向外开启或采用双向门,双开门不宜将其中一扇门锁闭。
5.2.17员工餐厅、公寓搂、检修综合楼等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5.2.18举办人员聚集的庆典和群众性活动,应事先根据场所的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活动期间应对人数进行控制,采取防止超员的措施,活动前应进行安全防范检查,活动期间应明确现场安全监护人,出现突发事件应立即进行疏导。
5.3应急疏散撤离原则
5.3.1生产现场
5.3.1.1当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各级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灾害处置指挥,必须将保护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5.3.1.2当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指挥人员应下达紧急故障停用设备命令。
5.3.1.3当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危及到人员生命时,应果断下达应急疏散撤离逃生命令。
5.3.1.4运行人员在值长调度下按操作规程进行紧急故障处理;检修人员在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按检修操作规程进行紧急故障处理。
5.3.1.5独立的工作岗位人员,应按有关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迅速进行紧急故障处理,立即进行汇报并采取避险措施。
5.3.1.6当大部分人员撤离生产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可留少数人员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3.1.7当灾情非常严重时,应命令生产现场所有人员立即疏散撤离现场。
5.3.1.8当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后,各级领导、各部门、全体员工应立即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救人放在首位,必须先救人,后救灾。
5.3.2办公场所
5.3.2.1当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办公场所人员应立即迅速有序的撤离办公场所。
5.3.2.2撤离办公场所应采取靠近办公地点最近的安全通道进行疏散。
5.3.2.3撤离办公场所时应及时关闭电源。
5.3.2.4召开会议期间,会议主持人应果断宣布休会,全体人员立即应急疏散撤离。
5.3.2.5撤离办公场所不要乘电梯,不要互相拥挤,防止踩踏事件发生和通道堵塞。
5.3.2.6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互相照顾,老、弱、女士先行,各楼层安排人员进行救护。
5.3.3生活区域
5.3.3.1当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公寓楼、员工餐厅工作人员应立即疏导人员紧急疏散。
5.3.3.2及时关闭公寓楼、员工餐厅的电源、火源、气源,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液化气的泄漏。
5.3.3.3公寓楼各楼层安全出口不得进行锁闭,员工餐厅在使用期间安全出口应全部打开。
5.3.4应急疏散撤离要点
5.3.4.1就近选择,迅速跑至开阔地带进行避险。
5.3.4.2一时不能脱险,应保持高度冷静,及时判别灾难状况,不可在慌乱中跳楼,可躲避在较高大牢固设备下,坚实的家具或墙角旁,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内暂避。
5.3.4.3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伤亡,等待救援。
5.3.4.4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建筑物内。
5.3.4.5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及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5.3.4.6避开烟囱、水塔、栈桥、廊道。
5.3.4.7避开危险化学物品存放处,高耸或悬挂物。
5.3.4.8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
5.3.4.9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及货物堆放处。
5.3.4.10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篇5: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丰乐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健康管理的范围和要求
1、健康体检的范围: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参加健康检查的食品从业人员具体范围包括:所有的在职工作人员。
2、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要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健康管理的组织办法
1、管理职责:对所有工作员工将安排其到当地的防疫站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证的办理,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员进入本食堂工作,将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2、上岗体检:新招的人员均须上岗体检,到本店制定的市卫生防疫站进行体检,并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检查范围包括料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肺结核、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等。
3、根据体检结果上岗:如果体检合格,健康知识考试合格,办理健康证,方可上岗工作。如果检查出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将不能上岗工作。
4、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食堂管理员负责保管工作人员的健康证,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个人信息、从事的岗位、健康证办理的年限、最近一次体检的时间、到期日期等信息。
5、健康证的年检:健康证有效期为一年,为保证健康证合格有效,通常在员工健康证到期前,安排工作到指定防疫站进行统一年检。
6、年检结果的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饮料生产的工作。如工作人员在职工作中患有法律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管理组应安排休息,待身体恢复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如果是难以治愈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管理组应安排到其它不予食品接触的岗位上。
7、监督检查:管理员对每年的健康证年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人员应立即指出责令作出正确处理,并对违规人员进行考核扣罚。
三、工作人员其它卫生管理规定个人卫生要求:衣着应外观整洁,做到常剪指甲、常理发、经常洗澡等,经常保持个人卫生。食品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接触食品前以及接触污染物后必须将手洗净,方可进行从事操作或接触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