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903  文章总数318640  总浏览量8713990

金岸中学教职工参与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现如今,教职工,课间,实施方案,参与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教职工,课间,实施方案,参与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岸中学教职工参与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岸中学教职工参与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金岸中学教职工参与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教师体检结果越来越不如人意,经常由于部分教师的病假和身体慢性病的原因,导致学校正常开展工作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个别教师身体的影响必然导致其他教师工作量的增加,这样影响教学,影响效率,也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士气。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的同时,积极想办法让全体教职工也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自主、积极参与的全民体育理念;只有锻炼好身体,全体教职员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学校才能更好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措施

  1、此次活动由德育负责人、工会主席、体育科组统筹安排,各级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

  2、级组长负责登记参与大课间的本级组教师的统计,每参与一次记1分,班主任按大课间的要求除特殊情况必须到位,与其他参与的科任教师以级组为单位组成一个队伍跑在本年级学生的后面,职工可以自己组队跟在初一年级学生队伍后面,由z负责考勤,确实跟不上的教师可步行走完一圈半。到场但没参与的教师不计分,体育教师由于有指挥的任务,可以不参与跑步,但必须到场组织。

  3、学生做操期间,教师站在本年级各班学生队伍后面,要整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相关大课间活动,级组长可视具体情况给予认真的教师加分。

  4、此项活动设四个奖项,一等奖20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55个,鼓励奖30个。活动以增强教职工体质为主,教师必须参加自主锻炼。鼓励奖的设立主要针对特殊岗位的职工和确实不能参加的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另外男教职工55岁以上,女教职工50岁以上原则上可以不参与,但也欢迎加入评比。除了上述三类人群,其他的必须参与评比才能获奖  5、在整个活动中,必须注重教职工活动安全,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教职工要自觉做好热身运动,确保全体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所教年级的活动中,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对活动不积极的教职工,活动组组长要适当给予教育批评。

  6、此项活动从12月1日开始实施。

  三、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z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副组长:z

  成员:z

  职责:1、我校的教师“快乐大课间”活动由陈洪山副校长负责,分管年级领导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及汇总统计工作。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参与,转变观念,达成共识,让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建立日评月统制度,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3、各级部要高度重视“快乐大课间”活动,将所有教师都融入活动中,有组织地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教师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z金岸中学工会委员会

篇2:刘镇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镇刘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现就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证。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习惯

  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课上

  3.良好的“三姿”习惯

  ①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②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③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4.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①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规范答题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③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书写用笔,小学1-2年级用铅笔,不能用自动笔;3-6年级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和中性笔。

  ④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⑥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③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课后

  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②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③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④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7.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8.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9.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10.爱惜和及时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学习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整理,摆放到原来的位置。学习用品应该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要爱惜学习用品,不毁坏、浪费学习用品,不喜新厌旧。

  (二)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①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②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③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④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⑤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⑥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⑦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⑧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2.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①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②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③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拾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

  3.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①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②专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其他的事。

  ③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④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4.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①按时作息,有时间观念。

  ②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马路上逗溜玩耍。

  ③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事不拖拉,当天事当天完成。

  5.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①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②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③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①爱惜学习用品。

  ②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

  ③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④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

  7.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 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①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②放学排好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马路走斑马线,注意避让车辆。

  ③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购物、上车等自觉排队,*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8.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①自己整理学习、生活用品。

  ②做好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和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生活事务。

  9.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②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①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洗漱。

  ②饭前便后要洗手。

  ③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④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⑤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⑥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

  1.抓住关键期,加强启蒙教育。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生比较容易养成好习惯。尤其小学一、二年级,更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期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未来。所以,学期开始特别注重一年级学生教育,坚决不能让习惯培养输在起跑线上;从学生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抓起,进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习惯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不能一朝一夕养成,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标准“三姿”,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行为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能力的不断发展,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学习习惯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情况,教师要定期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自我评价,不能只讲要求,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学生的习惯是在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树立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是有益处的。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到孩子的身上。

  5.协调发展,整体提高。良好习惯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

  6.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责任。要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种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不同的阶段要前后一致。在学校内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必须一致,在班级内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必须一致,家庭的要求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

  四、加强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评价

  各单位都要把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成立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检查组织,制定相关措施,及时进行督查与指导。教管办、学校都要把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评估结果纳入对所属学校、班级、任课教师的教学考核之中。各学校要将每年的三月与九月定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集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市教研室在教学视导和课程实施质量评估中要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指导、监测、考核,并把结果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教学工作考核评估和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成绩。

篇3:刘镇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实施方案

  镇刘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实施方案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不断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提升,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依据z市教研室活动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员参与为目标,以青年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校自主开展为基础,扎实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参训范围

  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全员参与(z),其余教师参加粉笔字训练。

  三、训练内容及要求

  1.钢笔字

  书写姿势标准、规范;字体间架结构合理,笔画流畅,力量感强,分布匀称;字形自然,整体感观舒适,大小适中;字迹清楚、美观大方,页面整洁,无涂改,有一定书写速度。每周练字1.5页以上。

  2.粉笔字

  能用正(行)楷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等;字法结构平正,均匀,字迹工整、规范、紧凑;课堂教学板书安排合理,整体布局美观大方。每周练字1个小黑板,于每周三--周五放到学校中厅展示。

  3.普通话

  吐字清晰、生动饱满、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学科语言准确精练、语速适中,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每天普通话练习5分钟,课堂必须使用普通话。

  4.教学设计

  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研读本学科各年级教材,根据课标、教材,能正确把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年级教学目标,并能完成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设计。

  听课活动前提供授课用的教学设计。

  5.课件制作

  学习并熟练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且能用于课堂教学。

  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课件制作培训,每月用制作的教学课件讲授一堂公开课。

  四、方法步骤

  此次基本功训练活动采取校本培训与校赛、镇赛、市赛三级联动的方法,全面实施,层层选拔。

  1.校级活动及评比。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列入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活动启动后,以学校为单位,自主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

  第二步:按照训练内容和要求开展专项训练。

  第三步: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组织教师相互观摩交流。

  第四步:开展竞赛达标活动。6月下旬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2.镇级初赛。20**年10月中旬组织教师参加由教管办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10月20日前将比赛结果连同各学校符合条件的全部参训教师名单报市教研室。

  3.市级比赛。20**年11月举行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比赛采取随机抽取参赛人员的办法,将全体参训人员进行编号,由各教管办在教研室的监督下随机抽号,确定参赛人员。大赛设教管办团体奖和个人奖。具体比赛时间和参赛人数另行通知。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学下成立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领导小组,z校长任组长,z副校长任副组长,分管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z为成员,协助魏校长做好相关工作。

  2.强化过程管理

  ①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列入教师工作常规检查内容,记入每月的工作考核,并接受教管办和市教研室的检查指导。

  ②根据本方案,建立活动开展情况台账,每月进行一次统一检查。

  ③在组织教师集中训练的同时,安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觉训练;每周组织一次展评,并将展评作品存入教师个人训练档案,学校要将教师的所有训练资料(含音像资料)整理归档,以备检查。

篇4:某中学教师考评实施方案

  某中学教师考评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激发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促进课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考评目的

  教师考评的主要目的是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按照合理规范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激励教职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理论水平,自觉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聘任、评职、晋升、评优、奖惩,以及发放绩效工资、福利待遇提供依据,促进教师管理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考评内容

  从德、能、勤、绩、其它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具体内容见细则)。

  三、考评对象为:全校在册的在职在岗教师。

  四、考评原则

  1、坚持考评工作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2、坚持考评工作科学规范、积极稳妥的原则;

  3、坚持考评工作中相关人员回避的原则。

  五、考评程序

  考评程序包括自评、互评、组评三个环节。

  1、自评:教师在全面总结每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指标要点、评分等级和评分说明逐项自评,并填写登记表。自评分多于考评小组评得分10分以上的,只以自评分的50%进入总分;

  2、互评:由被考评教师按照考评要求,在全校或教研组先作个人总结(作总结时不公开自评分值),然后参与互评的教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被考评教师进行记名评分,及时将评分封存交学校考评小组汇总。互评成绩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值。

  3、考评小组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考评小组根据平时考评和个人总结,提出考评等次和分值,审核加分内容和相关证明材料,一票否决材料,认定加分值。考评小组评定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值。

  教职工考评成绩=自评成绩×10%+互评成绩×30%+考评小组评成绩×60%+加分。

  教师考评计算出结果后,必须审查是否有一票否决指标,如有,考评成绩为不合格,如无,考评成绩为考核实得分。

  六、考评组织管理

  1、考评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2、考评小组7~9人,其中组长一人,副组长2人,成员4~6人。组成人员为:行政人员及教师代表。

  本方案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篇5: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根据泰安市教育局20**~20**学年度下期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各班班主任和全体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为我校国学经典诵读辅导教师。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三、活动时间:

  1、活动筹划:20**年2月

  2、活动实施:20**年3月--7月

  四、活动内容:

  1、诵读的名篇:《劝学》、《论语》、《大学》、《孝经》、《正气歌》、《赤兔之死》《少年中国说》、《尊师》、《三字经》.....  2、诵读时间:每周班会课--班级诵读,每周升旗仪式--全校集体诵读,假期独立自读。

  3、领诵人:班会课--班主任或指定同学

  升旗仪式--语文组选送

  4、实施快乐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5、营造氛围,走进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6、集体诵读安排:

  时间 地点 诵读文篇 领诵人 备注

  第五周 学校操场

  第六周 学校操场

  第七周 学校操场

  第八周 学校操场

  第九周 学校操场

  第十周 学校操场

  第十一周 学校操场

  第十二周 学校操场

  第十三周 学校操场

  第十四周 学校操场

  第十五周 学校操场

  第十六周 学校操场

  第十七周 学校操场

  第十八周 学校操场

  7、成果展示:

  (1)、《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

  (2)、办一期有关的板报

  (3)、学生撰写学习心得

  (4)、书写国学经典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