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493  文章总数481946  总浏览量7091309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参考借鉴教师继续教育相关内容?不知道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文章写作格式写法?阅读以下为您编辑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文章,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海子街小学“十三五”(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贵州省“十三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大力加强我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工作,特定我校20**至20**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师以****和“三严三实”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创新精神、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按照“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全校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为推进全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我校基础教育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

  “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市级培训为抓手,以区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大力推动校级培训,全面提升我校全体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科学、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网络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

  2、组织领导

  组长:刘杰

  副组长:朱丽莎

  成员:各教师

  五、任务及内容

  (一)全员培训

  拟用五年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总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45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2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200学时。在总学时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00学时。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

  (二)专项培训

  加大省、市、区校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训,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学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六、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1、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五年内,全体教师要按规定参加各种培训、完成培训学时,通过各种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2、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学校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

  七、组织保障

  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

  八、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年2月底前)。

  主要工作: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学校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年3月-20**年底)

  主要工作: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期分批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和检查,随时迎接各级小继教工程办的工作检查。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三)评估验收阶段:(20**年底)

  主要工作:4-6月底前,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对自查自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7-12月底,接受上级的检查验收。

  海子街小学

  20**年2月24日

篇2:整套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重庆市渝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区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将以培训者提高为先导,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学历进修,特拟定本制度。

  第一条、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是全体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教师继续教育以校本培训、业余时间自学、短训形式为主。

  第三条、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第四条、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任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中小学教师

  培训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二)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

  (三)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在学校教学中起中坚作用的教师

  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

  (四)学历提高培训

  培训对象: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教育。

  (五)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全校教师

  培训内容:按照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日常办公文件处理、网上查询资料、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

  第五条、教师继续教育,应按照不同类型完成相应的学时,新教师的培训应在试用期内安排,骨干教师培训和其它类别的培训所取得的学分可计入培训成绩。鼓励具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参加教育教学专业对口的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

  第六条、本校教师学历进修费用由教师个人承担,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教师(不含学历进修),其学费、差旅费由学校支付。

  第七条、继续教育学习纪律:

  (一)遵守学习时间,准时参加集中辅导、培训。有特殊情况者与学校领导请假,准假后再通知辅导员。

  (二)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听、记,积极参加讨论,按要求完成培训笔记。

  (三)积极主动自学,认真做好自学笔记,保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

  (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正工作学习关系,做到以自身素质的提高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活动,做到准备充分,遵守纪律,争取使各科目在考试考核中达到良好以上标准。

  第八条、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校将视不同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参加当年的评优、晋级等,并责令承担培训费用,缓聘或解聘的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

  (二)擅自中断培训的;

  (三)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重庆市渝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学习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学习时要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并积极发言,课后及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以便在工作中进行经验交流。

  4、自学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在完成规定自学内容以外允许自学其它内容。

  5、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回校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填写好“外出参加学习记录”,以便领导能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及教改信息,掌握全局、统一安排。

  6、学校组织学习不参加或学习测试不合格者,将与年度考核挂钩,且不得晋级、评优。

重庆市渝西中学学年教师继续教育总结

  重庆市渝西中学教科室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本学期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认真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及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进行。一年来,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教科室的统一布署下,有计划有条理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校教育水平的提高。现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地位

  我校将教师继续教育列为各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把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我校上下形成共识。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落实市区师资培训规划,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我校师资培训目标:力争在一至五年内,使教师师德师能师技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使骨干教师能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成为本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带头作用的骨干力量;能成为胜任教学的把关教师和教学科研能手;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在学校工作计划中,都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既有长远奋斗目标,也有具体阶段目标,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二、强化管理,创新模式——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有效进行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勇于探索具有渝西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实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做到了:

  第一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师资培训领导小组,对继续教育工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指导,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吴俊红副校长为分管领导,教科室主任为主抓领导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时间、确保经费、确保待遇,将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长抓不懈。

  第二是突出三个培训重点。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突出三个培训重点:一是突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今年我校落实了两名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正在培训过程中),九名区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已经结业)和数名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二是突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今年我校已经把07和08新分入我校的12名教师送到教育学校进行了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三是突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在区进修校的统一指挥下,在学校教科室的统一安排下,我校137名教师已经分批进行完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区领导的好评。认真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20**年的教师教育技术的理论考试工作,由于宣传得力,工作细致,服务到位,使参考教师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建立新教师上岗培训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为了落实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培训,我校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为期一年,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迅速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来确保这项制度的落实到位,比如本学期举办的青年教师“两字”素质比赛、数学课堂教学“汇报课”、教师朗读比赛等活动,既是锻炼和展示青年教师技能的舞台,也是一次难得的互相学习机会。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还及时收集各种培训信息,根据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其他各种中短期培训或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加强校本教研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相结合

  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校长作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自修--反思--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加大了各教研组内部的整体研究水平,以教研活动为载体,集体探讨,共同研究。从研究教材、教法、说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达到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1、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每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要达到30学时。并且字迹工整,书写认真。

  2、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个体反思”就是教师“自省自察”,教师独自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随感篇幅数量足,有针对性,值得借鉴,能切合实际地写出主题鲜明的案例。并上升到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群体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各教研组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进行群体反思,

  3、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要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认真负责的完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上报工作。

  由于学校领导的强化管理到位和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下,本学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对教师的继续教育登记材料进行了分类整理、认真审核和精心细致上报,保证了本学年每个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达到了合格,且多数教师的学分远远超过了学分登记的要求。

  七、存在问题,亟待改进,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开展。

  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综观全局,仍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

  1、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忙于应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有些教研组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及时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教师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之认识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着力解决教师培训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重庆市渝西中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20**—20**学年度]

  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定,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和区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客观定位、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讲求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二、总体要求和任务

  (一)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上。全校教师是主体,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教师应当强化积极参与、一切为了学生、团队合作、勤于研究学习、善于反思、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

  (二)继续教育的任务:一是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学校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专家指导、靠上级部门、教研部门的现象。三是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法规范。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联系本校实际,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利用教师会,教研组活动开展“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教师进一步树立现代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人生观等,大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执教水平。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二)大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培训。

  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和网页制作培训,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科研工作。

  加强教学研究:学期初组织教研组、年级学科备课组制定教学、教研活动计划并加以落实。备课组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做到“四个有”和“五个一”,即有案例、有发言人、有评议、有记录。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三)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作准备

  1、组织教师观看录像---《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卢志文、《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李镇西。观看“新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光盘”《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说》(共12张)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树立新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培训笔记。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大讨论,并写一份较有水平的心得体会。

  3、举办本校课改经验交流会,由参加课改的教师介绍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探讨课改存在的问题。

  4、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学习、考察、取经。

  5、全面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矫正不良教学行为。每位教师写反思文章一篇以上。

  6、定期举办师生对话会,积极听取学生对课改的评价反馈意见,不断促进课改工作的发展。

  (四)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1、要以我校正在开展的市级课题《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为契机,大力宣传和学习,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并积极投入和参与。

  2、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各教研组重点抓好一个课题,扎扎实实去做,不要急于出什么成果。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重在过程的积累,做好过程的记录,记录要详细、具体、真实,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与区教研室科研部紧密合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加强过程管理。

  3、在课题研究中,大胆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当然,任何外来的经验、做法都必须跟教师的教学个性,学生的实际,生搬硬套别人做法的教改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4、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研究活动作相应的调整。

  5、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报告,拟邀请重师大林长春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教科室将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教改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结合第十届教研月活动和第四届“九龙杯”优质课大赛,积极开展校级教研活动。

  1、公开课。由教科室和教导处统一安排,开展三种类型的公开课:新分(调)入的教师人人上“汇报课”、市区骨干及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还未参加“三课”达标考核教师上“三课”达标考核课,并组织相关老师听课。

  2、说课,评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说一节课,评一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优秀“三案”评比。学校将出台优秀“三案”评比细则,每学期末评比优秀“三案”若干名,组织教师参观学习。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和考核

  (一)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研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与教研工作的检查和考核。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研究等情况。平时要重视材料的积累,及时把材料归档,以备检查.(二)培训学时: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每年的学时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为确保教师培训的顺利实施,学校将保证教师培训及购书经费,确保校本培训顺利进行。

  (四)加强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过程和督促,对教师中学习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五、主要活动安排(根据当时实际随时调整)

  1、组织教师读名著:《审美教育书简》、《新基础教育论》等。

  2、专家讲座2次。本年度上下期各安排一次。

  3、通识培训时间

  “新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光盘”《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说》并做好记录。

  4、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5、在本年度,各教研组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

  6、开展新一轮“三案”达标考核活动。

  7、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的培训、写作、评比活动,召开教育教学案例经验交流会。评出一、二、三等奖。

  8、坚持开展读书笔记活动。每位教师写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必须是手写),在学校交流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篇3:乡中心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淤泥乡中心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20**-----20**)

根据《盘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淤泥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淤泥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学校资源网站建设为动力,以提升教师师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年起至20**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24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要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要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年,提高本科生学历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鼓励在职教师向本科、研究生学历提升。

(三)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的动态需求,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市、县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普及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20**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年,力争80%的教师接受省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五)加大骨干培养力度

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训,建设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学校没有网站,信息量相对较少。由教务处牵头,与教育局远教中心合作,争取各学科组的精诚配合,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新闻、图片、活动、教案、视频、课后练习等信息资源为一体的综合网络及办公平台。这样,老师们上学校网站,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学校新闻,还可以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上学校网站,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利用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的机会,进一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上有所提高。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从表面上看,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学技能大赛,每次技能大赛每个教研组推荐1人参赛,这样五年下来,将有30人次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技能大赛。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每年安排10人次以上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丰富知识。这样五年下来,可以安排50人次以上,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

4、干部队伍培训

(1)中层干部培训。尽力组织中层干部参加组织部、人劳局、教育局等领导部门组织的干部培训班。

(2)后备干部培训。开办教学、科研、团队等为主题的学校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开展年青优秀的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后备干部人才队伍。

5、主抓好一批青蓝工程

学校的“青蓝工程”(老带新工程)在我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起色,无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十二五”期间,以培养青年教师的目的,实行听课数量量化,每个学期,青蓝工程双方至少听对方的课不少于8节(其中包括新课、试卷讲评课、练习课等不同课型)。教学设计,每个学期,蓝方至少要为青方的教学设计不低于6个课时。青蓝双方结对后,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结对有帮助,青蓝有收获。

6、抓好校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

形成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名师后备人选、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工作,以市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为参考标准,一年评选一次,五年评选五次。以评选促培训,用选拔促进步。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德艺双馨、业务精湛,在省、市、县具有一定声望的“名特优”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人才梯队,适应我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要求。

7、抓好全员培训工作

五年内对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次、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培训内容: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等内容。

8、抓好专项培训工作

(1)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多媒体进教室工程,学校所有教室都将安装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硬件。这样一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就成了首要任务。学校在教育科研和教育技术与远教中心的组织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班主任培训

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班主任进行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分配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骨干教师培训

五年内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培训2-3市级骨干教师,2-5名县级骨干教师。使各级骨干教师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比例要求。

(4)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5)新教师岗前培训

此项培训严格按照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新任教师参加培训。对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课时,实行单独登记。

(6)其他培训

在全面完成以上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乡实际开展师生心理健康培训、学科培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999年8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九届33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9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发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在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成人初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的在职教师,下同)。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或进修。

第四条

凡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教师都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是中小学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统筹安排,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坚持以业余、自学和短期脱产培训为主,辅以其他多种形式。

第六条

中小学教师进修是指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指学历教育以外的其他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新任教师的培训;

(二)教师职务培训;

(三)骨干教师培训;

(四)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的进修。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实行5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的教师职务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40学时。在同一周期内,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的,可免参加同期的职务培训。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以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为主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第八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实施细则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案、考核评估办法;审定办学单位和培训机构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资格;建立、完善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检查、督导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配套政策;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安排;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第十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承担。

普通师范院校也应承担部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具体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应专款专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其培训期间的教龄工资和政策性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

按规定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晋级的必备条件之一。拒不参加继续教育或擅自中断培训、进修的中小学教师,不得参加职称评聘和晋级。

第十四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定。

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和第二学历的进修,其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不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甚至拒不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对办学思想不端正,教学质量差,或未按规定办理审定手续而举办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改进或取消其办学资格。

第十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证书制度。其证书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全省范围内适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登记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不具备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相应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参加学历教育期间,可免参加职务培训。

第十九条

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5:市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武汉市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武汉市20**—20**年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行动计划》,加强对我市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规范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工作,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根据《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教育系统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单位(机构)。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

1、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市、区、校三级管理方法。市教育局负责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发管理考核方案,负责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市教师培训中心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学分登记的指导和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区教育局负责区级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区教师培训中心(机构)负责本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实施及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工作;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考核工作,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2、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三级培训体系

--市级培训。市级培训负责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高中新教师岗前培训、区级培训者培训、市级专项培训和应急培训工作。

--区级培训。区级培训负责本区教师全员培训、义务段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以及区级应急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学校根据《武汉市20**—20**年“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和教师发展需要制定校本培训计划,交组织实施校本培训。

3、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三级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实行学分制管理。市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市级教师培训的考核;区教师培训中心(机构)负责区级教师培训的考核;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的考核,校长要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确保5年培训周期内全校教师完成培训任务。要优先安排省市名师、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作用。

二、教师继续教育的业务管理

1、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申报与审批

①集中培训(专项培训)。市级集中培训由市教师培训中心在每学年开学预备周内将学年培训计划和《武汉市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申请表》报送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审定,市教育局主管部门10天内审批答复;区级集中培训,由区教师培训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后两周内将学年培训计划和《武汉市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申请表》,报送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审定,并报市教师培训中心备案。

市级集中培训开班前一个月,培训主办者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报送市教师培训中心审定、备案,市教师培训中心10天内答复并报市教育局主管部门批准;区级集中培训开班前一个月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报送市教师培训中心审定、备案,市教师培训中心10天内答复。

②非集中培训。市级非集中培训由培训主办者在开办前一个月将活动方案报送市教师培训中心审定,市教师培训中心

10天内答复;区级非集中培训由培训主办者在开办前一个月将活动方案报送区教师培训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审定,区教师培训中心10天内答复;校本培训由学校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内将校本计划、培训实施方案报送区教师培训中心审定,区教师培训中心(机构)10天内答复。

③各级教师培训中心(机构)完善审批制度,建立审批档案。

2、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与登记

①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由主办培训的单位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或机构)进行指导和检查。

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逐步采用网络信息传送的方法进行,各区、校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有专人负责,统一进行管理,保证继续教育信息为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集中培训的学分登记,由培训主办单位考核后,即时登记学分,通过网络传递,市教师培训中心审查、录入(签章)。

④非集中培训的学分登记,由主办单位审查、考核,按学年进行管理。培训单位(或个人)在每学年结束前一个月将本学年继续教育成绩和相关材料反馈到教师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报送市、区教师培训中心审查、录入(签章),并汇总报送市教育局。

3、教师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

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建立本单位人员及学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文字和电子档案。教师调入其他学校或单位工作,应将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文字档案材料随个人档案一并移交,电子档案由相应市、区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移交。

三、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制考核细则

1.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学分制进行考核,继续教育的学分计算办法:集中培训按6学时折合成1学分;非集中培训按8学时折合成1学分。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考核不合格,不计学分,须重新学习并考核。

2.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周期为5年。在培训周期内,在职聘任教师必须完成3门以上必修课及其它门类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累计取得40学分(其中集中培训20学分、非集中培训20学分),方可结业。其中新任教师转正前,必须完成上岗前的培训任务,学满70学时(区级集中培训30学时、校本培训40学时),获10学分,作为新任教师转正的必备条件。

3.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不少于两个项目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年全脱产学习除外),两年完成继续教育不少于16学分。否则,在培训周期内,在职聘任教师即使累计取得40学分(其中集中培训20学分、非集中培训20学分),也不能结业。

4.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缺课时数累计超过该门课时总数四分之一者,取消其参加该门课程考核资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非集中培训参照执行)。

5.省市名师、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在区(或片)和校本培训中应承担课题研究、专业讲座、教材教法研讨、导师带教等任务,并按授课时间折算学时,计入学分。在培训周期内,每年完成此类非集中培训任务原则上不少于48学时。

6.教师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及其它专业提高培训等,按所学习课程课时折算,每20学时折合为1学分,但在培训周期内,总计不超过20学分,每年最高计6学分,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年全脱产学习可计8学分。

7.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考查、调研活动的学分折算,原则上按每20学时折合为1学分,但在培训周期内,总计不超过7.5学分,每年最高计1.5学分。

8.教师必须参加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培训,无故不参加者,要相应扣减其总学分(4分/次)。

9.教师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竞赛壹、贰、叁等奖者,凭证书和复印件,分别计继续教育学分6分、4分、3分;获省级竞赛壹、贰、叁等奖者,凭证书和复印件,分别计继续教育学分4分、3分、2分;获市级竞赛壹、贰、叁等奖者,凭证书和复印件,分别计继续教育学分3分、2分、1分。

10.集中培训课程、项目学分考核及分值,见附表一。

11.非集中培训及教研科研活动项目的继续教育学分折算办法,见附表二。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负责解释。

附表1:集中培训课程、项目学分考核及分值

注:

1、在培训周期内,教师必须在叁个以上的非集中培训项目中得分(两个必修项目加一个选修项目);

2、表中获奖不重复计算,以最高获奖级别计继续教育学分;

3、各级各类教师、学生竞赛获奖,只计算壹、贰、叁等奖,不计优秀奖和表扬奖。其中,论文在教育系统各类报刊上发表,可视为获奖,按报刊的级别计算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