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4417  文章总数375659  总浏览量5165771

八小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您是否正在为与校本,工作制度,教研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管理文库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小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八小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桥虹八小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精神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科研、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青蓝结对、经验交流、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科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参加各类评比。

  ③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⑥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备课组管理细则。

  1、备课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备课组的设置由教科室和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成员是所有该课的任课教师。

  3、备课组组长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备课组要配合教科室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备课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1-2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学校教研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四)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备课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有课时的20%的教学反思。

  ⑤每学期至少写1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

  ⑥每学期至少上1-2节汇报课(教龄10年以下的老师)或1-2节示范课(教龄10年或10年以上的老师)。

  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经验总结。

  ⑧每学期与数学课教师听课15节以上,其它学科教师听课10节以上。

  ⑨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导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导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方案

  1、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每学期进行教师教研教改个人考核,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年度考核,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七、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制度

  1、教师的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发散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

  2、集中学习时间安排:语文组在周二下午,数学组在周四下午,综合组在周五中午或周五下午,时间为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

  3、集中学习时间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并且学习参加情况纳入年结考核。

  4、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小学教研组长职责

  星五小学教研组长职责

  1、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引导教师按照教育规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内容、任务、要求,并组织教师实施。

  3、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特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教研活动计划,并检查教学计划落实情况。

  4、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互相听课,提高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时总结、交流、推广组内教师的先进经验,及时传递教研信息。.

  5、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人人确定研究课题,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总结得失。

  6、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搞好学科竞赛,复习考试、集体备课等工作。

  7、倡导“勤于学习、崇尚科研、勇于实践”的教研风气。

篇3:二中班主任工作制度

  阳罗二中班主任工作制度

  一、选拔有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当班主任。

  二、热爱祖国,热爱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善于学习,工作认真负责。

  三、讲究仪表,注重形象,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身教重于言教,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控力强。

  四、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管理班级的方法,有超前意识,有创新意识。做事雷厉风行,有耐心,有恒心,持之以恒。

  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对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主动送温暖,并常常家访。

  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政对待学生,遇事首先部清楚情况,找学生谈心真诚。

  七、尊重学生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家长来校做到热情接待,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微笑服务。

  八、善于动脑,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解决班级实际问题,尽可能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九、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团结协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十、广泛进行诚信教育,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十一、教育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

  十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团结向上。

  十三、公平公开地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进步较快学生”,按学校规定时间,准确写出学生的评语,让学校满意,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十四、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上好班会课,积极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十五、廉洁从教,保持高尚的情操,不利用班主任职责之便,接受家长的吃请,接受家长的礼物,甚至向家长索取。

篇4:二十中教研组建设评估考核方案

  州温二十中教研组建设评估考核方案

  评估内容评估指标

  (指标每项优5或4分,良-3分,合格-2分,需努力0或1分)

  指标分值自评学校评价

  一 规定任务25

  1.组长按时参加各种相关会议,按时上交所需材料,每缺一次扣1分

  2.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计划、经过提炼的学期总结和相关表格汇总

  3.每学期至少组织5次面向教研组的集体研讨、交流活动

  4.参加每学期年至少1次面向校级的公开课、研讨课等展示活动

  5.负责的校园网学科组的栏目建设,栏目内容完整,教研动态报导及时至少5次,

  二 教研常规20

  6.认真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并进行评价与反馈

  7.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教师学科素养、技能培训以及评比活动

  8.完善学科组资源库建设,备课组课件、试卷、学案、资料分类清楚、资料完整

  9、教研组校本研训《活动记录本》记录真实。教研组活动正常开展,教师教研组活动参与率高1(参阅行政蹲点记录考核)

  三 教师发展 25

  10、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和展示活动(包括指导学生活动)

  11.组织落实好每位教师每年五个“一”(公开课、评课、案例、论文、读书)

  12、.组内有教科研课题,有针对课题研讨活动、有阶段性小结

  13.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校有交流和资源共享、存档

  14、督促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正常开展,结对数至少2对

  四 创新活动 20

  15、承担区级经验交流、展示活动;

  16.教研活动主题化和系统化、计划落实较好、特色明显

  17、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活动获奖、包括指导学生获奖  18.在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编写、组织研究性学习、校本研训模式创新等

  以上活动中有特殊贡献的给予加分

  ___________教研组考核等次:________评估总分

  教研组建设评估考核方案的使用:

  1、上述考核一学期汇总一次,教研组的考核成绩纳入到教师工作目标校本研训的成绩中。

  2、依据教研组评价成绩分成A、B等次,成绩A等的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比例约为50%。

  3、对成绩优秀的教研组、根据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四(五)4条”给予表彰与奖励。

  4、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的组长教学工作目标奖励5分、其他组长奖励3分

篇5:校本研训制度

  州温校本研训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师进修在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作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公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研训的基本理念

  校本研训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校本研训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诊断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解决问题并形成理性认识,逐步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

  校本研训要重建校园文化,形成教师之间相互关系,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也要成为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成就事业的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研训总体要求

  校本研训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研训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新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学生发展与教师自我提升上。以实际加强我校对新课改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直接抓,科研、教务部门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研训工作落到实到。

  三、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及基本形式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以校为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建立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主题调研、协作商讨、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研训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研训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1、自我反思。反思是指向自我的,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并进行行动研究,改善自己教学行为,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克服教学工作的被动性与盲目性。其表现形式为:教学前反思--预测与分析;教学中反思--调控与应变;教学后反思--总结与评价。

  2、同伴互助。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育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提高。其基本形式为:交流--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协作--共同负责,完成任务;帮助--结对互帮。

  3、专业引领。为使校本研训向纵深可持续发展,学校积极主动邀请教研员、大专院校学者、外校教学骨干等人员参与校本研究工作,争取他们支持、指导。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对话、关系重建。其主要形式为: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讲座(包括自学);教学现场指导及课例设计等。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有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关系。实践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作用并注重相互整合,有效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

  四、校本研训具体做法及要求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本校教研,制定校本研训制度,指导学校教科室与教务处制定本校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训,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训。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研训,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研训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校本研训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研训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研训活动,保证校本研训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研训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研训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科室负责本校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学校教科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教案、实录、随笔、教学叙事、教学设计等过程性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并发布在校园网站,设立课改专题BBS,为校本研训提供丰富的资源库。

  5、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研训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定期的“校本论坛”。

  ③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周至少向校园网上传2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信息。

  ⑥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⑦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研训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科室一年一定,各学科设组长1人,下设三个备课组长。

  3、教研组长由校长室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科室、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训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三次以上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月至少向校园网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个别课题可由教师个人独立开展)。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保证课题组每学期至少向校园网“教学科研”栏目上传1篇相关主题的教科研信息。

  ⑤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⑥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⑦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研训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研训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研训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周至少写1个教学反思。

  ⑤每月至少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上传校园网。

  ⑥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经验总结。

  ⑦每学期听评课15节以上。

  ⑧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竞赛。

  五、校本研训活动要求

  (一)校本研训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研训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建立校本研训的“策略联盟”。

  (二)校本研训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研训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研训活动,负责人要做到校本研训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研训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研训档案。

  5、校本研训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研训,提高自身素质。

  6、认真组织课例为载体,问题为起点,行动研究为途径的校本研训活动。其基本模式为:

  操作步骤

  内容目标

  建议采用的方法

  目标分析

  组织参与教研的人员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含教学目标、方式与水平要求)

  讨论(课程、教材、教法的观点与要求)分析(如备课资料、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水平前测等)

  课堂观察

  组织人员实录教学过程

  制作课堂教学视频案例

  课堂观察的定量技术(全息分析)

  录像带观察记录

  课后调查

  对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信息进行分析

  探讨性对话(和上课老师及学生)

  学生作业调查

  学生学习水平后测

  整理反馈

  概括、透视课堂教学特点

  探讨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评说教学得失

  资料分析、数据分析

  (注重质的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撰写案例

  用案例来进一步清晰教学实效,提出教与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议-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六、校本研训奖励办法

  1、对校本研训活动开展有成效的教研组结合《温二十中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考评细则》给予奖励。

  2、对校本研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分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4、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