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2976  文章总数498365  总浏览量8421753

发俊城中学简介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需要用到简介资讯,但很多人写作简介文章时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发俊城中学简介,欢迎分享。

发俊城中学简介

  发俊城中学简介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南迁昆明,龙头街因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得西南联大诸多大师厚爱。梁思成、林徽因、冯友兰、金岳霖等35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其他大师如朱自清、茅盾等曾居住于此。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大文科研究所、清华文科研究所等顶级学术机构也云集在此。这里,因此人杰地灵,“文脉”汩汩......而今,在这里,z师范大学附属发俊城中学应运而生,它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坚守着先辈们对天下苍生的责任,胸怀着大师们对教育理想的高远追求,开启新的征程。它,是那曾经的一股“文脉”的守望者!

  z师范大学附属发俊城中学座落于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延长线发俊城内(地铁2号线司家营站旁),是由z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盘龙区教育局、z俊发集团三方合作举办的一所高起点、高品质的全日制国有民办完全中学。学校按省一级高完中的标准建设,由z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是z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和盘龙区教育局在北市区重点打造的中学。

  学校占地66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初、高中60个班。校园设有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心理活动室、地理体验馆、音乐美术舞蹈专用教室、图书馆、标准化录播教室、标准的400m塑胶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学生餐厅、学生宿舍等,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z师大附属发俊城中学与z师大附中一脉相承,资源共享,由z师大附中派出校领导。学校秉承西南联大、z师大“刚毅坚卓”的校训,传承z师大附中“先学会做人,再学做学问;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的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爱心哺育,尊重学生,立德树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主张,提出 “立德修身、立学得法、立志成才、立善求真”的教育追求。学校领导平易近人,廉洁正派,包容和合,团结务实,勇于担当,积极带头,努力进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打造具有“z师大附属”特质的育人模式。

  学校现有初一、初二、初三共27个班、高一、高二、高三共8个班近1600名同学。教职工109人。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100%,获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2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1%,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43人、有特级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9人,区级教坛新秀3人。每一名教师都都通过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并组考核合格后才踏上讲台。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团结奋进,勇于拼搏,关爱学生,爱校敬业。

  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随机推门听课、开展教学竞赛等途径,迅速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学校聘请了教科院、z师大附中和z师大实验中学的名师专家组成管理督导团队和学科指导专家团队,时时指导我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为我校的快速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学校获得区级以上表彰76人次,100名教师受到校内各类表彰奖励。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校本着全面育人的思想,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了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组建了多个学生社团,开展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安全教育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做人、求知、健体、办事”几方面协调发展,成为思想上自强、心理上自信、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校风正,学风好,同学们尊师爱校,文明礼貌,乐学上进。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常表现在他们参加的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中,他们的手工作品、节目表演、演讲技能、写作范文等,很好地体现了他们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校自20**年9月开办以来,我校学生多次参加盘龙区统测和集团联考,成绩均列前茅;学校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过关率均为100%,多个学科A级率超过50%;初二年级参加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三个学科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通过率为98.6%,生物通过率为99.3%,信息技术通过率为100%。

  20**届、20**届同学参加盘龙区期末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在云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学校联考中,我校初、高中学生成绩均列均名列合作学校前列,其中初中20**届学生各科平均分均列第一名,20**届英语成绩名列第一。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20**年,学校学生获得校内外表彰379人次,共有73名同学参加全国英语风采大赛获奖;10名同学参加全国“华罗庚杯”数学邀请赛获奖,25名同学参加盘龙区中小学运动会全体获奖,共摘得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8枚,7名同学参加市运动会获奖,且斩获2枚金牌,11名同学参加第三十一届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获奖。20**年,学校1个班级被评为市级文明班级,2个班级被评为区级文明班级,1个班级被评为区级优秀团支部;2名同学分别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4名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6名同学分别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6名同学被评为区级优秀团员;82名同学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47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51名同学被评为校级优秀少先队员、36名同学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和优秀团队干部,24名同学被评为校级美德少年、文艺之星、进步之星、体育之星。

  学校的办学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上级部门的认可。学校在20**-20**学年、20**-20**学年均获得民办学校办学督导评估两连“优秀”,20**年9月被评为盘龙区“岗位建工、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全盘龙区仅有5家单获此荣誉)。

  今后,我们将继续传承西南联大、z师大的校训,秉承z师大附中的育人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为导向,构筑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务实创新,努力将学校建成教风正、学风好,特色鲜明,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的知名中学。用我们的守护,为曾经的“文脉”谱写出更动人的乐章!

  z师范大学附属发俊城中学

篇2:大学学校简介

  美集大学学校简介

  美集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原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美集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美集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1994年,美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集航海学院、美集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美集大学。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经济、法、教育、文、理、工、农、管理、艺术等综合性的专业结构体系。有8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农业、工程、教育、税务、会计、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高级职称教师700人左右。现有双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高端人才(A类)1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6人,省杰出科技人才2人,省优秀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企事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1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4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2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省引进台湾人才3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4人,交通运输部行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项目1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8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46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市双百人才6人,市拔尖人才9人,市台湾特聘专家1人。省企事业人才高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

  学校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500多人,研究生近1400人,国际学生近200人。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智能车、电子商务“三创”赛,以及全国运动会、全国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载重达6.4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

  学校现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15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包括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学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牵头组建“福建省游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创建“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各类研发平台50多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已与美国、英 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航标协会(IALA)、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是福建省较早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可对港免试招生、对台单独招生及招收澳门保送生;是陈嘉庚奖学金和福建省政府奖学金招生单位;是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是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交流计划”福建省唯一资助单位。作为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主要院校和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自20**年起,每年向菲律宾、泰国、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

  学校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校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0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刊1900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5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

篇3: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z工业大学坐落在z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z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z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z工业大学。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8亩。

  经过68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术相结合,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22个教学单位,拥有62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0个,具有工程硕士(13个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建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等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有本科专业73个,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有自治区级“双一流”资助学科2个。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237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800余人。

  “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9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z科学技术奖18项,z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800余篇。现有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6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及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实验基地、示范基地。19个“草原英才”创新团队,7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现有教职工2027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455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585人。专任教师中有88.09%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中,8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位教师获得“z杰出人才奖”,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46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1人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一、二层次,24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2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8名自治区教学名师。

  学校在20**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院校行列,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是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自治区授予“教育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院校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22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20**年、20**年先后成为“z自治区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乌兰察布等地方政府和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创新中心和研发平台。

  68年来,学校培养了17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奋斗在大江南北、工作在各行各业,许多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校训,弘扬“唯实尚行”的校风,坚持创新、特色、内涵、区域、开放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国内知名、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篇4:大学附属中学简介

  大学附属中学简介

  z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云大附中,始建于1927年,历经东陆大学附属中学、国立z大学附属中学、z大学工农速成中学、z大学教工子弟中学等时期,1982年恢复办学,1988年恢复使用“云大附中”校名,学校现为z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

  云大附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在这块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的土地上,曾聚集了许多名家大师,也培育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才。熊庆来、郭沫若、楚图南、吴晗、闻一多、李公朴、李广田、张光年(光未然)、赵沨、陈省身、杨春洲、杨一波、冯素陶、魏孟克、黄平等著名学者曾对云大附中悉心教导;张天虚、庄育智、齐怀远、戴永年、朱德祥、杨桂宫、李定、李乔、王兰馨、赵国书、熊秉明、熊秉衡、谭元堃、熊小铭、扎西顿珠等大批优秀人才在云大附中学习成才,他们开启了云大附中一代风范的先河,传承积累了学校丰富的文化积淀。

  1982年恢复办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z大学的鼎力支持下,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成为z省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学生成长最快、社会声誉最好的学校之一。中考成绩一直名列昆明市、z省前茅,后起的高中教育实现了低进高出,连续多年荣获z省“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已跻身z省优质高中教育的前列;20**年开办的小学已树立品牌,20**年被美国权威机构评为z省前5强、全国500强。

  学校全面实施“人本+成本+校本”的管理思想、重“理”轻“管”的管理理念和“星象互动式”的管理模式,使坚守蚂蚁精神的全体教职工汇聚成了z省最强的师资力量。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为校训,以“诚、正、敏、毅”为办学理念,以“文理汇通,有无相生”为学校教育理念,以“仁爱、尽责、奋争、引领”为学校管理文化,蓄成了“力气、和气、勇气、大气、霸气”五大学校气蕴,树立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刻苦、奋争、活泼、谨严”的校风以及“尽心尽力、尽善尽美”的教风和学风。

  学校围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了以“学得好、玩得好”、“轻负担、高效益”为重点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并实践课堂教学“精、活、新、高”四字法和“小、核、密、活、会”五字诀。形成了以“文化活动育人体系”、“校会、班会活动体系”、“艺术与体育活动体系”、“节庆和纪念活动体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第三课堂活动体系”为重点的“魅力德育”体系。20**年学校在z省第一家实现所有教室多媒体化;20**年学校在z省第一家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20**年学校成为z省信息化建设最优学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典范--人民最满意的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五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z省文明单位”、 “昆明市文明单位”、“z省文明学校”、“z省首批身边的好学校”、“z省平安校园”、“z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z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z省德育示范学校”、“z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z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z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z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武警国防生生源基地”、“z省科研实验学校”、“z省生命教育示范学校”、“z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示范基地”、“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等。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一二一校区(位于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星耀校区(位于昆明市新亚洲体育城星耀路)和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龙街社区)。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所占教师比例名列前茅。

  展望未来,云大附中的全体师生将不断进取,向着建设“提供优质教育与服务,让每位师生拥有美好未来的世界知名、全国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

篇5:大学生自行车协会协会简介

  大学生自行车协会协会简介

  自行车协会是农大社团中的新生力量,诞生于20**年,他凝聚着一个集体的激情和信念,将会带领着更多“追梦人”循着信念的轨迹走向辉煌的终点。让我们凭借自己的双腿,以深沉的轨迹,去丈量辽阔的大地,让壮丽的山河,迎接我们滚滚而来的车轮!

  车协宗旨:团结、健身、进步、参与。

  车协目标: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协会发展:协会将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以自行车为载体开展社会实践和体育运动等活动,锤炼会员“奋进、挑战、超越”的品质,达到“学习、服务、锻炼”的目的。

  感言:车行天下,我们没有身份等级的分别,我们拥有的是平等、友爱、互助、交流的关系。我们真诚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这个温馨友爱的大家庭。在这个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精神生活充实和创新的今天,让我们满怀热情地投入绿色的大自然,以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来诠释崭新的美好生活!

  协会负责人:

  20**--20** z 农学院 种子081班

  20**--20** z 农学院 生信091班

  20**--20** z 农学院 农学103班

管理文库吧

推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