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381  文章总数357306  总浏览量7561279

汽机设备跳闸处理方案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跳闸,汽机,处理方案,设备的场合不断增多,我们该怎么写作相关的内容呢?以下是文库小编帮大家整理汽机设备跳闸处理方案,欢迎阅读收藏。

汽机设备跳闸处理方案

  汽机主要设备跳闸处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韶关市坪石发电厂有限公司(B厂)

  1.转动设备运行及跳闸后处理规定:

  1.1机组正常运行中备用设备必须投联锁。

  1.2设备定期轮换工作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

  1.3设置再循环门的设备,再循环门必须投自动。

  1.4运行中再循环门如因自动故障或调整需要切为手动,应始终保持大于5%的开度。

  1.5正常情况下,鼠笼式转子的电机,允许在冷态下(铁芯温度50℃以下),启动2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允许在热状态下(铁芯温度50℃以上)启动一次.只有在处理事故时,以及启动时间不超过2--3秒的机组可以多启动一次。

  1.6转动设备跳闸后如备用设备未正常联启或联启后跳闸,应立即联系热工及电气查明原因,在就地、开关室、及DCS上未发现明显故障的情况下可抢合一次原运行设备。

  1.7其它规定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中“辅机系统启停及运行维护”执行。

  2.主要设备跳闸处理

  2.1给水泵跳闸处理:

  2.1.1电泵跳闸或联启不成功应立即检查原因,如无明显电气及机械故障应按1.5条进行抢合,抢合不成功按给水中断处理

  2.1.2发现给水泵全部跳闸,机、炉、电应立即相互通知。同时汇报值长、专工,锅炉手动MFT,停止两台引风机运行,复位一二次风机开关,关闭各烟风门挡板,采用采用压火处理。

  2.1.3汽机快速减负荷,减负荷速率以锅炉对空排汽电动门不动作为原则,负荷至零,汽机打闸停机。

  2.1.4汽轮机打闸后,在给水恢复之前禁止开启主、再热蒸汽管道及一、二级旁路门前疏水,禁止投入旁路系统。

  2.1.5MFT后关闭连排电动门调整门,停止一切排污吹灰工作,关闭给水母管调节门,关闭各化学取样二次门,联系汽机关闭主、再热蒸汽管道疏水门。

  2.1.6水泵故障处理好后,如汽包就地水位计水位低至看不见水位,则禁止进水,何时进水及进水时间由生产副总(总工)决定;如经确认有可视水位则联系汽机启动给水泵进水,前期进水应谨慎缓慢,并加强对汽压,炉膛负压,烟道负压的监视。

  2.1.7水位上至正常水位后,等待值长命令,锅炉进行点火,按热态启动方式逐步恢复机组正常运行。

  2.2循环水泵跳闸处理:

  2.2.1发现循环水泵跳闸,应立即检查备用泵是否联启,如泵未联启而出口门联开,应立即关闭出口门。

  2.2.2检查跳闸泵出口门是否关闭,泵是否倒转,倒转情况下禁止启动循环水泵。

  2.2.3出口门全关,跳闸泵及备用泵在检查无明显电气及机械故障后,允许按1.5条规定抢合。

  2.2.4循环水泵全停,短时间无法启动,汽轮机应立刻打闸,发电机解列,启动电泵,打闸小机,锅炉手动MFT后压火。

  2.2.5汽轮机打闸后禁止开启旁路及至凝汽器所有疏水,汽轮机保持闷缸状态,待循环水系统恢复后才允许开疏水。

  2.2.6循环水泵全停后应关闭所有循环水泵出口门,全开凝汽器进出、水门,维持开式水泵运行,同时通知临机注意真空。

  2.2.7加强检查所有开式水用户运行情况,注意开式水温度。

  2.2.8缺陷处理完毕,循环水泵具备启动条件,检查低压缸排汽温度低于50℃,启动循环水泵。

  2.3凝结水泵跳闸

  2.3.1凝结水泵跳闸,如备用泵联启不成功应立即检查原因,如无明显电气及机械故障应按1.5条抢合备用泵及跳闸泵。

  2.3.2如两台凝结水泵全部无法启动,应立即汇报值长,通知锅炉、电气快速减负荷,锅炉关闭所有排污,停止冷渣器运行,汽机停止高、低加汽侧。

  2.3.3开启除氧器排汽门降低除氧器压力,同时注意给水泵入口压力保持0.9MP以上。

  2.3.4除氧器压力降至0.65MPa以下,启动凝结水输送泵向除氧器上水。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2.3.5事故处理过程中如除氧器水位低于-600mm给水泵全部跳闸或凝汽器水位达上限真空急剧下降,汽轮机应立即打闸,机组按给水中断处理。

  2.3.6凝结水泵故障处理完毕后应立即启动,降低凝汽器水位,关闭除氧器排汽门,停凝结水输送泵,补充除氧器水位至正常值,如给水泵全停,应待锅炉通知后方可启动电泵为锅炉上水。

  2.4定、转子冷却水泵跳闸处理

  2.4.1定、转子冷却水泵跳闸,应立即检查备用泵是否联启,如运行泵未联启,可立即抢合一次备用泵和跳闸泵。如抢合不成功,发电机断水30秒后应立即故障停机。

  2.4.2停机后发电机空冷器保持正常投入。

  2.4.3定、转子冷却水泵具备启动条件后,应汇报值长,通知电气启动水泵运行,如是启动转子冷却水泵,应及时安排人员调整转子冷却水压力。

篇2:电梯设备应急预案

  电梯设备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为了保障电梯乘客在乘梯出现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人们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1.2本预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目的是加强对电梯运行的安全管理。

  1.2电梯的应急管理

  1.2.1电梯设备管理负责人:郭仁洪

  电梯设备现场负责人:

  电梯设备巡查责任人:

  电梯技术档案管理人:沈惠

  1.2.2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并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开业期间要求电梯公司现场派驻维保人员。要求其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已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并配置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解决问题。

  1.2.3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司机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1.3电梯的应急救援

  1.3.1电梯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1.3.1.1值班电梯司机发现所操作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电梯巡视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1.3.1.2在现场的电梯司机应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1.3.1.3值班电梯司机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拨打电话汇报情况。

  1.3.1.4电梯巡视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

  1.3.2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的解救程序:

  1.3.2.1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

  1.3.2.2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楼面超过0.5米时,应当先执行盘车解救程序,再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

  .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关闭电梯总电源

  .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

  .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

  .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

  .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警示牌

  1.3.3电梯的事故处理工作:

  1.3.3.1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

  1.3.3.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1.3.3.4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

  1.3.3.5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

  1.4紧急状态时对电梯的处理

  1.4.1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4.1.1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1.4.1.2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关闭电梯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1.4.1.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1.4.1.4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1.4.1.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故。

  1.4.2应对地震的应急措施:

  1.4.2.1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1.4.2.2震前没有发出临震预报而突然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

  1.4.2.3地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1.4.3发生浸水时,在对建筑设施及时采取堵漏措施的同时,应当采限以下应急措施:

  1.4.3.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1.4.3.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上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1.4.3.3对浸水电梯应当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水消除,并以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1.4.3.4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浸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记录清楚并存档。

篇3: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不密实整改处理方案

  中交三航局青荣城际铁路V标整改处理方案

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不密实整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青荣城际铁路QRZH-V标段第二项目部北山隧道全长1880米,占线路长度的12.1%,目前隧道已进行了二次衬砌施工。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隧道二次衬砌背后局部出现脱空、不密实现象,为了保证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符合验标规范要求,现对隧道二衬背后脱空现象进行分析处理。

  二、二衬背后脱空原因分析

  隧道二衬背后脱空主要集中在拱顶和侧壁拱腰等部位。从二衬背后脱空部位分析,总结得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2.1、光面爆破效果不好,造成隧道开挖轮廓凹凸不平,有棱角;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没有把凹凸面补平,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防水板安装未预留足够的松散系数;二衬混凝土被防水板挡住未与初期支护表面密贴,导致二衬背后出现脱空现象。

  2.2、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操作及检查不认真,导致注浆不满。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时间间隔过长,达不到连续性,加之工人责任心不强,手持振捣棒振捣混凝土不足,高频振捣器开启次数有限,造成局部位置混凝土初凝,后续混凝土无法正常填充形成脱空现象,在混凝土未初凝前急于拆管,造成未自稳的混凝土掉落下来形成漏斗,造成衬砌脱空。在拱顶混凝土施工出现堵管,现场人员在未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即认为已经泵满,停止混凝土泵送造成二衬厚度不足,出现脱空现象。

  2.3、技术原因:砼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偏大、混合料坍落度大、砼振捣不密实,砼自重下沉;砼收缩徐变,造成留有空隙。用输送泵送砼时,拱顶面的砼在输送过程中把部分空气密闲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排出,造成留有空隙;

  三、二衬背后脱空处理措施

  对拱顶部位二衬背后脱空采用拱顶预留注浆孔进行注浆回填;对拱腰及边墙处二衬背后脱空采用钻孔后注浆回填。

  3.1二次衬砌后回填注浆

  首先以雷达检测数据为依据,明确需注浆加固的范围和数量。

  3.1.1施工工艺:

  钻孔——埋管——制浆——注浆——检测——清理

  3.1.2施工要点

  (1)钻孔:根据雷达探测结果,找出空洞位置并进行标记,注浆孔利用原有衬砌施工的预留注浆孔,当预留注浆孔堵塞时,在空洞部位重新采用电钻打孔,孔径25mm,孔深确保进入空洞区域并不得超过结构厚度钻破防水板,并可以用灌浆来填塞修复。

  (2)埋管:打孔完成之后埋设Φ32镀锌钢管,注浆钢管与孔洞周围缝隙用水泥砂浆等相应材料封堵,待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注水泥浆。

  (3)制浆: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1:1.2~1:1.5,用发电机带动高速制浆机,制好所需比例的浆液。

  (4)注浆:注浆顺序由低处向上压,先试灌一定的清水到二衬上去,对机器和管道的密封进行检查,也对后期浆液在二衬背后流动起到润滑作用,在压浆的过程中,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待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孔及检查孔进行封填密实。

  (5)检测:用钻孔探测的办法检测灌浆效果,在灌浆完成之后,采用电锤钻孔探测灌浆效果,密实度和泌水率达到对隧道回填灌浆的要求。

  (6)清理:检测空洞处理符合要求后,再打磨清理二衬表面的附着物,并进行清理清洗工作。

  对于脱空高度小于10cm,一般采用Φ32mm压注纯水泥浆处理,水灰比为0.5:1。对于脱空高度大于10cm-15cm,一般采用Φ32mm压注水泥砂浆处理,水泥砂浆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对于脱空高度大于15cm,一般采用Φ150mm钢管接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泵送混凝土。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合易性和流动性。塌落度控制在15cm-20cm,碎石最大粒径要小于1cm。

  其次在施工中注意,钻孔预埋注浆管时,管口距围岩要预留5-10cm空隙,以便浆液能顺利流出;注浆管要用钢板和膨胀螺栓与既有衬砌固结,最后通过法兰盘连接注浆管或注浆泵进行注浆或泵送混凝土;注浆过程速度不能太快,当出现较大压力时可暂停10分钟左右,使浆液顺利扩散。注浆完成不要急于拆除法兰盘,待浆液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后再拆并及时封堵注浆口。

  为确保注浆效果,在埋注浆管的同时还要预埋检测管,检测管顶端与围岩要有1-2cm的空隙。当检测管有浆液流出,应封闭检测管并保持缓慢注浆,当压力持续升高时停止注浆。

  四、二衬背后脱空预防措施

  4.1加强光面爆破控制,提高围岩基面平整度。

  4.2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对初支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不予验收,直至补喷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初支基面平整。

  4.3加强防水板铺设质量控制,特别是防水板固定后的松紧度控制,预防太紧防水板崩裂,太松形成褶皱导致空洞的出现。

  4.4加强二衬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质量。

  4.5加强各工序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掌握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标准。

篇4:灰渣及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灰渣及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为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发电生产长期、持续地安全、经济运行,并满足社会相关方和企业员工的要求,为控制本厂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加强综合利用,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本厂生产、生活过程种固体废弃物的控制。

  职责

  2.1生技科负责固体废物控制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2.2生技科负责全厂有毒有害包装物、废旧电池、生产废旧三材的回收和处置。

  2.3维修车间负责全厂废旧岩棉、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处置。

  2.4厂办负责生活垃圾的处置。

  2.5燃料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产生灰渣的输送和全厂灰、渣销售。

  工作程序

  3.1固废分类:本厂的固体废物主要分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和无毒无害固体废物,无毒无害固体废物又分可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和不可回收利用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包装物、废旧电池、废旧岩棉等属于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生产废旧三材、建筑垃圾、灰渣属于无毒无害可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属于无毒无害不可回收利用废物。

  3.2固废控制

  3.2.1有毒有害包装物、废旧电池、生产废旧三材由生技科根据有关规定归口管理,并设置专用存放地点,分类存放,有害固废适当时返回供应公司处理,废旧三材等无害品根据有关管理办法回收利用。

  3.2.2废旧岩棉、建筑垃圾应定点存放,并采取防渗漏措施,联系有处置能力的相关方处理。

  3.2.5生活垃圾由厂办联系有处置能力的相关方进行处置。

  3.2.维修车间要加强除灰设备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

  3.2.7燃料车间在拉灰运渣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3.3固废处置时注意事项

  3.3.1固体废弃物处理前首先应考虑能否作为二次资源加以利用。

  3.3.2不得向居民区、法律法规禁止的场所倾倒固体废弃物或任意抛弃。

  3.3.3固体废弃物应有固定的处理场所。

  3.3.4处理固体废弃物应防止粉尘飞扬、扩散、燃烧或自燃。

  3.3.5多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堆放时应采取措施确保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化学反应。

  3.4固体废物的综合治理

  3.4.1加大设备的治理力度,防止跑冒灰现象。

  3.4.2确保电除尘器电场的投入率和除尘效率。

篇5:施工场地及原有建筑基础处理方案

苏州市胥口镇胥口中心小学艺体馆工程

施工场地及原有建筑基础处理方案

  编制单位:南通第五建筑安装工程

  编制人:

  编制时间: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苏州市胥口镇胥口中心小学艺体馆工程

  建设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监理单位:苏州市和信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胥口镇时进路北侧

  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我单位于8月进入工地进行现场平整工作,在施工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现场原来拆除的建筑垃圾未清理,有大量的混凝土块及大的石块。平均厚度约500mm厚,面积约50m*95m。

  2.原有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场地回填的道渣未清理,厚度约800mm,面积约35m*45m。

  3.现场存在大量没有拆除的建筑物基础、墙体、独立柱等。

  4.第一次试桩的桩体。

  5.具体尺寸、平面位置及深度详见附图一及相关照片。

  针对以上问题,为保证不影响下一步的打桩施工,需对原施工场地进行处理。

  三、对施工场地的处理方法及总体部署: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先采用挖土机对整个场地进行清理,挖除表面的建筑垃圾、混凝土块及石块并清理外运。

  2.对原有建筑物及场地的道渣挖除并外运。露出原有建筑的基础,用破碎机对条基、独立柱基、构造柱、桩体破碎,清理外运。

  3.对清理基础部分形成的坑采用素土进行回填并压实,确保桩机施工的安全性及连续性。

  四、施工作业安排及技术安全措施

  1.了解施工现场四周的情况,做好水、电、气等相关的保护工作。

  2.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在在施工封闭范围内停放;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清运渣土的作业时间应遵守有关规定,做到夜间不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影响。

  3.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前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并标明管线用途,行进方向。对检查井、污水井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拆除工程施工时,为降低粉尘对人员及环境影响,我方将设专人向被拆除的部位洒水降尘。

  5.拆除工程完工后,我方将及时将施工渣土清运出场,做到不积压搭设临时防护设施,避免沙石、扬尘等影响周围的环境。垃圾运输车选用带有顶盖的车辆。

  6.破碎及挖除,均用机械进行。人工配合清理现场机械清理不到位的部分。

  7.在施工前做好宣传教育,由技术负责人进行质量、安全交底。

  8.施工现场必须有技术人员统一指挥,严格遵循拆除方法和拆除程序。

  9.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10.当日拆除施工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停放在远离被拆除建筑的地方。

  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应与被拆除建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1.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动态管理,合理组织,严格控制关键线路节点,确保工期目标。

  12.采用性能完好的机械设备并配齐数量,设现场专业机修班组,定期检查、调试。

  13.根据施工进度控制统筹计划及时合理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每周计划,直至落实到小时工作安排。

推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