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142  文章总数431775  总浏览量6907837

女教师大教研会发言稿

  浩如烟海的网络各种发言稿,教研相关的内容质量参次不齐,为解决您的需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教师大教研会发言稿范文,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女教师大教研会发言稿

  大教研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好!9月18、19号在黄校的带领下,雪梅、红霞和我到南昌听课学习。我和红霞听的是“和美课堂第六届名师优课经典再现”。共听了8节课,其中有7节是男老师上的,说实话,唯一一节女老师的课,我个人认为是这8节里最差的。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大师里面男老师会更多?我觉得男老师上课更幽默、风趣、洒脱,而女老师的课一般严谨、细致、一步不敢脱离教案。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在他的讲座中提到:一些年轻的老师上公开课是不敢离开讲台的,讲了上一句要赶紧看看教案里的下一句是什么。他还说道:我们的课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齐读特别好的班级,但发言的同学少;另一种是不会齐读,但孩子敢说敢争论,越到高段越会呈现这种状态。他还说到我们老师,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他说小学女老师多,一般讨论什么薄雾还是薄雾,闷雷滚动还是闷雷滚动,大家是热火朝天,积极踊跃。如果有人提出:阅读教学怎么上?写景作文怎么教之类的话题,大家保准结伴上厕所去了。

  所以,我斗胆向黄校提个建议:以后要多派些男老师来教语文,或以后招语文老师时加个条件,男士优先录取。

  18号上午安排的是三节作文课,何捷、张祖庆、管建刚,听说都是大师级别,特别是管建刚被称之是作文教学的鼻祖。三位大师都认为小学作文命题可以宽泛,想象可以自由,但写作表达一定要规范,文章不以长短论好坏,不以语美论成败,但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趣味。他们还提到:学生的作文是写给同龄人看的,不需迎合老师的要求而写。所以小学写作的过程是快乐—自由—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才是真正写作的开始,高中是写作与创作的过程。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只需让孩子快乐的表达,写出心中所想,至于什么结构、什么用词无需羁绊孩子。快乐了才会喜欢,喜欢了才能写好。这三位老师的课堂都是极具幽默感的,在他们的引领下,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思维不受约束,写作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18号下午听了蒋军晶老师的《去年的树》,这是四年级的一篇童话,内容非常的简洁干净、短小,似乎只需读一遍就懂了。蒋老师用一个模式总结出这类课文的学法,我觉得非常实用,那就是——简洁的课文——圈出关键词——停下来想一想。学生在他这样的引导下,课文开始起了涟漪,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的课文被孩子们想象的异常生动感人。他一开始就出示丰子恺的一副画,画里是一个孩子,没有脸,画的很简洁,然后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理出课文脉络,课文就这么简单,似乎就没什么可教的了。这时蒋老师再出示丰子恺的另一副画,画里有几个孩子在放风筝,依然很简洁。蒋老师引导学生看画上风筝里的四个字:和平、胜利。然后让学生去揣测作者画这四个字的意图,这样孩子们就有话说了。同样的,课文虽然简洁,但只要你找到关键词,圈出来,想一想,课文就变得丰富了。比如蒋老师先圈出“天天”这个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是多简单的词啊,你停下来想一想,想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谓是丰富多彩:有的说鸟儿喜欢唱,树儿喜欢听;有的说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鸟儿都唱给树听;还有的说鸟儿爱上了树,树爱上了鸟儿,看书上出现的两个不同的他就断定这是个爱情故事……

  这堂课的板书就是“简洁,圈出来,停下来想一想,”蒋老师每引导孩子交流一个词,就会说这句话;重要的事说三遍!然后让孩子看板书读一遍。所以我又在想,一个幽默的令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懂点网络用语,懂点时尚潮流。

  还想与大家分享19号戴建荣老师的一节吟诵课《远古的歌谣》。他用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的特色是一首诗半吟半诵,边吟边跳。所以我评价那节课,既是音乐课,又是舞蹈课,还像体育课,可确确实实是节语文课。先为戴老师的吟诵功底点个赞,绵延、婉约、雄浑的嗓音,他开口一唱,整个会场掌声雷动。

  我看了他的博客,最早戴建荣老师就是一个乡镇中心小学的普通老师,在一次参加吟诵培训班,别人学一期就回家了,而他却连着报了5期,之后他潜心研究,在吟诵方面崭露头角。之后调入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为全国新生代名师。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他的吟诵课是不缺乏诗意讲解的。他先教了一首诗经里的《击壤歌》,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说不出这古诗里讲了些啥。戴老师先带着学生读,之后听他范唱,再接着让学生跟着边唱边跳,孩子们离开座位翩翩起舞,接着问学生:做着这样的动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心情怎样?这一问一答中整个诗情就拨云见日了,这是一幅古代劳动人民快乐耕作图。他还教了第二首《江南》,在讲座中还现场教大家吟《垓下歌》,我就不多讲,就放点现场录音给大家听听。

  大师们的课很多人都说就是听听,根本学不来。我想,能学到某个大师的一点做法,或对某个大师的一句理论引起思考或共鸣,这不就是听课的收获么?我就说到这里,让大家见笑了!

篇2: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发言稿

  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发言

  发言要点:

  一、你们领导的教研组,有怎样的教研文化?教研组教师的教研水平在一个什么层次上?

  胡**校长私聊中委婉地表露:“……交流很真实,只是因为缺少了我们初中的龙头教师参与,对祁门教师水平彰显稍稍有些逊色。交流很真实,就是交流中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暴露出的真的不仅是观念和思想上的,有基础知识的甚至有思维的.....。”

  整个段落中,两次出现“交流很真实”,作为“龙头”的二中教师——真的不仅是观念和思想上的,有基础知识的甚至有思维的.....。——是我们(组长)自身不能愧对“组长”这一岗位,需要作出行动的。

  二、教研方式与教学方式的教学文化变革的可能性;

  关于“翻转课堂”,从去年到上星期前,我和周校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不想被一阵阵的运动式教学改革搞的没有了方向。现在也仅仅说说“可能性”。也是我们到了江苏北郊中学,在他们的“翻转课堂”中,我看到很微弱的一点点希望。也就是他们教研组的团队合作行动发生了,他们教室里的小组合作有了一个生活化的工作机制,运转起来了,这在大的“教学政治文化”角度看,具有了一致性的可能。

  三、“看学生”的教学研究维度;

  离开方式的支撑,可以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个人的学养和修养主宰的,这里我用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修辞,也是大多数教师沉浸在自己的教师神话当中。主宰,对应于学生的选择,我们不知道学生的“选择”性什么时候可以在中国生根,但知道李希贵北京十一中教改的老师,一定知道十一中教改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就是“选择性”。“翻转课堂”的落地,大家应该能够想象出学生在资源平台上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程”了吧?如果,个人的网上学习是“个体学习”,那么回到“翻转后”的课堂,依然要承接学生学习中具体的问题,形成合作教学的课堂教学文化。

  比较安徽、浙江、江苏的三堂课。从学生“说、写、操作”等现场活动看去,安徽的课有了“谈吐”,没有“学习单”、“导学案”,这可能是我们安徽赛课场不足的东西,没有考问到不同学生的“具体困境”,使教师陷入表演,这是教师的悲哀。(至少我个人是这么看的)。

  与杨**、钱**、傅**的“文本解读功力”的要求相比较。我个人以为,就“美学修养”而言止于作秀,那就是我们二中教师的悲哀了,也就兑现了胡校长所言:……不仅是观念和思想上的,有基础知识的甚至有思维的.....。(我加一句,行动上的全面落后)

  说“功力”,就张**老师这堂课,也还是让人们查觉出不足的,在我看来,在解读学生绘画时,对学生重构的艺术结构不能充分肯定(或是美术评价力的不足);文本的时间序止于被绘画取代等等。也有此,我仍然在基于教师的课堂行动,考虑师生行动一体的生存化的“行为艺术创造(生成)”而区别于杨桦的(个人化的)“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也是师生在本文召唤结构中所引发的生态语文。

  我个人以为,从“翻转”的非此即彼的认识上,不如从课堂师生交互行为的发生,和具体学习探索的困境中去看待---教学。这样具体地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合作的行动和方式本身,从而根本上形成二中“宽容”的、具有选择性与多样性的校本教学教研文化。

篇3:教研员工作会议发言稿

  教研员工作会发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我教了20年的初中,没教过高中,所以,张晓斌老师希望我能站在一个初中老师的角度观察一下高中的数学课堂,并希望我能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十多年前,课改刚刚启动,对那时中、小学课堂有一句调侃的话:小学的课堂是艺术的,初中的课堂是技术的,高中的课堂是学术的。我当时的理解是:小学的课堂热闹,学生似乎在快乐享受中学习;初中教师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应试压力之下侧重教学生应试技巧;高中数学偏难,数学老师的课讲出来就像作报告那样,学术味儿十足。

  是的,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的高中数学课堂真的是这样的: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机械麻木地练。

  但是,听了今天李老师的课,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当下的课堂真的变了,高中的课堂,不只有学术味,同样有艺术味、技术味。

  这个时代的学生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成长起来的学生,这个时代的教师面临的教育环境也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背景下的教学。这一切带来的都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李老师的课,也如初中课堂一样,“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欣赏椭圆,让学生沉醉其中。也让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感受、探究。

  李老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多次让学生和圆类比着学习椭圆。

  李老师是位年轻教师,他的课堂上多次出现一些颇具情趣的网络语言、流行语,比如“此处应有掌声”,“圆形毕露”,甚至还把诗句也自然贴切地用在了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希望李老师能在课堂上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让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带着问题去做。

  个人感受,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