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258  文章总数371814  总浏览量8513062

农村小学十句教学文明用语

  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文明用语,教学资讯,你可能正苦于不知道如何撰写文明用语,教学文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小学十句教学文明用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小学十句教学文明用语

  农村小学十句教学文明用语

  1、“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请坐下”。

  2、“别紧张,再动动脑筋,你肯定能行”。

  3、你学习上肯动脑筋了,比以前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

  4、没关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一起努力。

  5、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学好,老师会帮助你们,你们一起努力。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6、对不起,老师这个字写错了,感谢你为老师指出来。

  7、请你振作精神,专心听讲。

  8、你违反了纪律,应冷静的考虑一下,这样到底对不对?对自己带来什么危害?下课后来找我谈谈你的想法。

  9、老师和同学们期待你认真学习,积极动脑,及时完成作业,你马上就会赶上大家的。

  10、不要紧张,请你再听听,再想想!

篇2:中职学校教学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学校教学评价制度

  为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教学过程监测管理,激励广大教师敬业进取,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基。开展教学评价,就是要充分调动我校每一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一阶段、每一单元、每第一节课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引导每一位教师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高效;激励每一位教师树立对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心,认真、扎实、不懈地开展教学工作,形成强大持久的合力,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方法原则

  以教学评价标准为载体,以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本方法,深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掌握实情、检查评价、分析总结和指导激励。根据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的差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见附件1、附件2)。

  三、实施步骤与要求

  1、学校每学期对校级观摩课、其它公开课、抽查听课进行评价。

  2、所有任课教师应认真备课,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积极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和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各教研组在组内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完成听课、评课规定的任务。

  4、教研室要经常组织全校性观摩课评价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检查、考核及评优。具体考核方法以教学常规要求为依据。

  5、学校定期举行各类学生座谈会(每学期期中或期末)广泛了解、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

  6、教务科定期检查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并把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情况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范围之内,在进行量化时要占一定的比例。

  7、课堂教学评价时要考虑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的时间。

  8、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在学生中进行信息反馈(反馈方法主要是量化打分方式进行)。

  9、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小组评课的结果要与讲课教师见面,并征求做课教师的意见,了解做课教师的授课思路,真正做到教学民主,评价公正。

  四、教学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附件1***学校文化课、专业理论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

  时间

  班级

  教师

  课程名称

  专业

  项目

  评分

  标准

  细则

  评价

  分数

  得分

  A

  B

  C

  D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

  0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能够结合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

  0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容量适度,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80教材选用符合规定,能准确把握和挖掘教材;能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科学合理,贴近职业,对学生继续学习或岗位操作具有启发性。

  80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课程进度一致。如有调整,调整后的教学安排得当。

  100教学设计与方法

  教学过程完整,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节奏适度、时间分配合理、有特色。

  0遵照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适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学法指导。

  0教学组织井然有序,反馈及时,应变能力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和课堂反应。

  0注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100有适当的课后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0教学技能

  教学准备充分,教态亲切自然,仪表庄重大方,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0教学示范(或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操作规范熟练。

  0多媒体、教具和电教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诠释。

  0教案撰写认真、完整、有创新,针对学生实际;板书工整,设计合理,用字规范。

  0教学效果

  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0教学具有吸引力,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好。

  0合计得分

  评价意见和建议

  附件2:**学校实训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

  时间

  班级

  教师

  课程名称

  专业

  项目

  评分

  标准

  细则

  评价

  分数

  得分

  A

  B

  C

  D

  实训目标

  实训目的、原理和要求明确,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

  0目标制定与实施结合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形成。

  0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紧密联系,以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其工作过程/流程等为依据组织、构建实训内容,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0有具体恰当的项目或任务,并能通过这些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达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0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实训进度安排一致,如有调整,调整后的实训安排得当。

  0实训设计与方法

  实训情境(主题单元)设计与实际职业岗位相仿,营造浓厚的仿真职场氛围。

  80实训过程完整,实训组织井然有序,技能训练张驰适度,时间分配合理。

  80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0耐心指导学生,能够传授实用操作技巧,注重学生认真严谨的职业素质培养。

  80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

  80实训教学技能

  教学准备充分,教态亲切自然,讲解清楚,演示操作熟练规范。做好实训情况记录,有适当的课后要求。

  80教学方法得当,训练要求严格,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训安全教育贯穿始终。

  80教学效果

  学生都能跟随实训步骤,积极动脑动手,呈现认真严谨、努力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80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训练内容,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80合计得分

  评价意见和建议

  **学校

  二0**年**月**日

篇3:第二学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20**/3/3厚阳小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上级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全校整体教学质量与镇区域内小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学。

  2、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3、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4、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做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考核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每天从早读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随时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课表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都做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三、抓好教学五认真,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增强文化底蕴,同时熟悉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超前备课。在教学中随时修改和调整教案,积累教学经验,并及时给予反馈,写好教学反思。

  2、认真上课。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每位教师按规定时间、规定课程上课,学校建立巡课制度与推门听课制度。同时,扎实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教导处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应在三次以上,并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小结形式反馈给每位教师。教师要加大面批量,批改符号要规范,学生出现错题要及时要求订正。所有科目,学生都要有错题集,把学生易错、常错的题收集起来并订正。

  4、认真辅导。全面关心学生,分析各类学生作业的情况,实施差异教学。老师就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补困计划,建立学困生档案,学校同时对学困生的辅导具体提出要求。课堂上对学困生实行优先提问。对学困生作业优先面批。要帮助学困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要多给学困生锻炼、表现、获奖、发言、成功的机会。

  5、认真组织好教学效果测试。测试既是对教学质量高低的一种检验,又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对待期中、期末质量测试,考试后要认真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爱上老师。学生们年龄小,在学校里总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榜样。这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去关心他们,上课时多用亲切的语言和他们沟通、多表扬少批评,多说几个“好学生”、“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用商量代替命令,课下多和他们做游戏、多和他们聊天,从生活上多照顾他们,那学生们肯定会喜欢上你,进而喜欢上你的课。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与发展,且而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

  1、听讲习惯的培养。

  上课时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从开学的第一节课起,就要对学生提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每个知识点、每个要求老师只说一遍,不会重复。二是学会听同学们发言,小学生年龄小往往只注意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让他来说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的修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要求学生在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注意听,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再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且明确规定举手发言的意思是:举手经允许方可发言。

  2、课堂上说的习惯培养。

  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是件很好的事情,大胆发言的学生一般都成绩优异,聪明好学。这是因为上课举手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做到语言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

  六、家校沟通,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之外,也不能忽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中,还生活在自己家庭的环境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品德和学习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农村小学中,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往往直接、简单;有的又对子女过严过狠,容易造成子女的逃避、逆反、对抗等心理;有的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袒护过错,纵容放任,这些恶劣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有义务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他们掌握最起码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调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七、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年3月)

  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实施方案,动员和教育全校教职工提高对“教学质量提高”活动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二)、实施阶段(20**年3月—20**年6月)

  根据教学质量提升年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有关制度,开展各种学习、教学、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每学期选出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单项表彰。

  (三)、总结阶段(20**年7月)

  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选出本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20**年3月3日

篇4: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教学专业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镇小学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计划(2条)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是整个学期的教学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学校和各任科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制定好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目标于开学前制定,对各科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和教研活动做出具体安排;科组的教学工作计划由组长结合本组、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开学后两周内完成。以上计划均交学校教导处备查。

  2、各科任教师在执行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部联系,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风、学法等情况,充分估计到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材的重难点(按单元写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计划要注重实效,可行可检,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二、备课(7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统观全册、备好每一节课。

  1、备课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执行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仔细解读给定内容的意义,丰富教学内容,精选学习方式,编写教学方案,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

  2、备课要做到“三熟悉”、“四精心”、“五必备”。

  “三熟悉”:即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各学段目标、内容框架及实施意见等;熟悉教材,熟悉研究教材是备课的重要一环,要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段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学段的具体体现、统筹安排,从“三维”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熟悉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认真选择能够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四精心”,即精心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在本学段的具体体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既有基础知识训练的作业,又有开放性的作业;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纲目清楚,直观形象。

  “五必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

  备课教案的设计,可根据我县《“13105”教改工程》的五程序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设计,大体格式可为: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程序:情境入课——目标导向——异步导学——反馈补缺——通心结课)、板书设计、作业和课后反思等几个部分;也可依据新课程基本理念,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大体格式可为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几个部分。这样的教案框架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设计过程,对教学流程中重点环节可作精细说明,反思则是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思索和心得,教师应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

  3、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的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4、对使用过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但要结合不同学生实际及修改要求,做到常备、常新,有创意。

  5、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要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绝不能上无准备之课。

  6、各校教导处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每月不少于1课时。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同年级同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备课组,每单元集体备课一次,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

  7、备课编写要求:任语、数、英学科的教师必须有课时教案(含复习课、练习课、实践活动课),每学期积累优质教学案例和课件各不少于1件。其它学科的教师,备课可在教科书上进行旁注或撰写实用性单元教案。教龄未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及担任新课程教材未满三年的教师应按课时写出详案。

  三、课堂教学:(11条)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做到:

  1、教师应按学校编排的课表上课,不得自行调课。确需调课应经教导处同意,未经学校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调课、停课,全校停课或放假,由学校提前布告全校师生。期末停课复习的学科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2、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应带齐各教学物品迅速到达教室,进行课前组织和准备。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3、上课要有计划性,要实践教学方案,也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积极生成创新。

  4、教师讲解知识必须正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忌“可能”、“也许”,但对于学习兴趣培养有帮助的适当引申,可以灵活指导。

  5、讲究教学方法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之适应学生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6、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课堂提问要提出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提答案是“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类不动脑筋的问话,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探究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7、有计划、有准备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板书正确、工整、规范,以增强教学效果。

  8、教师要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仪表端正,不带个人情绪,不浓妆艳抹,不敞胸露肩,穿背心上课。体育教师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9、教师要用普通话讲课,声音洪亮、文明、规范,力戒语病即口头禅,切忌平淡、低沉、枯燥无味,不能对学生使用暴力语言或有损人格的用词。

  10、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堂、不拖堂、不哄堂、不冷堂,不无故中断教学,不中途离开课堂,不接待客人,不把手机带进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自终组织教学,以保证全过程实施教学。教师有责任,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把处理情况向学校汇报,不可随意终止上课,也不可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1、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善于撰写教后或“教后点滴”,应占课时数20%,如教案实践情况,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及教学效果等等。

  四、作业(8条):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要做到精心设计、明确要求、布置清楚。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及校长。

  1、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富于思考,少而精,切忌多而滥,作业既要注意深度,又要注意广度,既有专项基础训练的作业,又要有灵活综合性的作业,不留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作业内容应包括:课本的课后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自行设计的课时补充作业、教育局征订的练习本(如:同步训练与检测)。

  2、作业要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倡弹性作业,除设计和布置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外,还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铺垫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提高作业,能够体现差异性、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拓展性,不留“一刀切”的作业。

  3、课堂作业要课内完成,不留课间、午间作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语、数、英以外的学科作业当堂完成。语、数、英可留少量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一个小时,考试前不留突击性作业。

  4、对学生作业,教师要严格要求,除按规定完成外,书写要工整,格式要正确,做完要检查。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加强教育指导,让其改正或补上,不罚抄罚写,不撕毁学生作业本。

  5、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要求每题一改,禁止“一页一钩”或写一个“阅”字这种不负责的做法。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不错批、漏批、不让学生代批。使用统一批改符号,批改后要注明批改日期和作出评价。要重视批改后的评述,语言文字要规范,字迹端正、清楚、正确,使学生认得出、看得懂。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

  6、作业分发后,应严格要求学生错题订正,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批改。

  7、有习作任务的年级至少每单元完成一篇,并做到每单元全收全改。批改时,教师要从字、词、句、段、篇等这几面进行精批细改,要根据作文内容写出眉批,总批。禁止以写一个“阅”字、分数或等级代批阅的简陋做法。

  要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提倡,给学生自信,着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批语要注意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沟通。评语要具有亲和力,尽量使用“我”、“你”等人称批改方式,要注意学生作文中流露的情绪和反映出的各种生活问题,及时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

  8、要重视写字练习和指导,低年级铅笔字;中、高年级钢笔字,并进行批改。

  五、因人辅导:(4条)

  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应渗透于课内课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因人而异,使学困生跟得上,优秀生提得高。

  1、提倡分层教学,实施课内辅导。学习辅导应有辅导计划和期末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在巡视中应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培优补差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每班应确定20%的优质生和10%的后进生为课外辅导对象,对这些学生应加强课外辅导,填写好镇统一的培优转差辅导登记表,以备检查。

  3、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获奖情况要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成绩中。

  4、科任教师每学期对每一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对学困生进行上门家访多次,每期召开家长会一次,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要做好家访记录(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

  六、考核:(3条)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考核包括学校平时进行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以及镇、县期末统一测试。

  2、各班各科应统一使用镇制定的考核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表,对每一次的考核成绩科任老师都要做好记录。

  3、考核后要认真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切实研究改进教学措施,认真填写好试卷分析表,于每学期结束交学校教导处备查。

  七、教学研究与实验:(6条)

  1、完善教研机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学校教导处、科组和骨干教师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各校教研活动每两周至少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认真研讨,并做好记录。

  2、教师要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重点在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把日常的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3、各年级各学科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每周一小时业务学习,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所属年级组或教研组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领导分工参加各年级组或教研组的活动。

  4、各校教导处要认真制定好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上好“八课”。即校长上好“下水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展示课”,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人人上好“达标课”;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上好“研究课”,教研活动上好“观摩课”,竞赛评比则自上而下分层分类上好“评优课”。提倡全员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课堂教学水平,升档次。对于质量低、不达标的课应促进其反思,限期整改,跟踪指导,帮助提高。提倡事先不打招呼随堂听课。听课后要认真评课,听课者与授课者坦诚交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研究改进措施,力求扬长避短。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学校领导随堂听课不少于15节,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少于20节,专任教师不少于10节。

  5、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供一篇典型的教学案例、上一节公开课、出一份完整的试题、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学校要做好资料建档工作。

  6、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学校要重视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多给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给他们压担子,带课题,促使他们专业迅速成长,成为学校业务的真正领头人。结合《苏区镇小学“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新任教师的培训,健全结对子制度。经验丰富的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与1至2名教师“结对子”,建立师徒关系,指导教学研究和开课,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4次。

  六、管理督查指导

  (一)校级的管理督查指导。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项”制度。

  (1)学校领导挂学科制度。要求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要挂到学科,深入到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2)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每周不定期巡课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不少于2次,教导主任不少于4次,并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的听课要有一定的节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每学期校长不少于6节、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少于1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12节,把评价结果一式二份,被评价人和学校各存一份,作为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之一保存。

  (4)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一节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2、学校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改革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各校应做到:科组长对本组教师的常规工作每周查阅一次,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每两周普查一次。校长可随时抽查某年级或某学科教师的各项常规工作。每次查阅后加盖教导处签章及日期,并做好记录,写好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3、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全校性教学质量抽检。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会。

  4、学校要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管理与监控,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5、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的反馈,每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要在全体教师会上反馈,并做好记录。

  (二)中心小学行政办的管理督查指导。

  1、中心小学行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到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和课堂了解学校、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执行课程计划、开展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加强业务指导。

  2、中心小学行政办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全面检查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成功的经验给予肯定并及时推广。

  3、中心小学行政办每学期对学校组织一次教学质量抽检,并作书面质量分析,对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具体意见。

篇5:幼儿园学期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 1 )集体教育活动。全班幼儿共同参与,教师面向全体儿童。短时间提供大量共同经验,注重教育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儿童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发展自律、合作意识。但是集体教育活动容易导致不能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特点、兴趣、需要,幼儿的表现机会少,不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能力。

  ( 2 )小组活动。幼儿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提供环境和材料,发挥间接指导的作用。幼儿自主探索、协作的机会更多,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有利于独立、自主、协作等精神的培养。幼儿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小组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 3 )个别活动(区角活动)。幼儿独自活动,教师予以个别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个别活动对师资、设备有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技巧要求更高。

  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这种互动应该让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

  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判断和反思,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

  争取教育的最优化。目前,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适合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

  一、集体活动

  (一)集体活动的特点

  集体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能够使幼儿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信息;教师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所有的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发展。

  集体教育活动的优点是幼儿要学会倾听,并要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学会遵守活动规则,并会适当地自律:要集中学习某方面的知识技能;这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帮助。集体活动的缺点在于,同一时间内全班幼儿以同样的速度学习相同的内容,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二)集体活动的指导要领

  在新时期的课改冲击下,一说到集体活动很容易被看作是灌输式的教学,这实际上是对集体活动的曲解。集体活动也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等教学方法,做好以下两点就能取得较好的活动

  效果:

  第一,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1、明确活动目标。教师应充分了解、分析教材,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设计分解重难点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活动目标。

  2、充分做好准备。材料的性质、多少以及演示时间,或者幼儿桌椅的摆放等,教师在心理上都应了如指掌,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3、确定教学方法。教师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法等。

  第二,要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

  1、分析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活动内容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运动动作,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学科领域内容可能相互渗透:或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或认知与动作相结合等;对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获得感性的经验。对认知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教师要提供多种感性材料,让幼儿尝试、操作与发现。

  2、了解幼儿的认知情况。认知结构是存在儿童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

  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1)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准备深浅不一的问题与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尽量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2)注意新知识的难度要适应幼儿原有的认识结构,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特别是数学,因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学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学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4)预见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相关的准备,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3、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将感觉、运动系统和直接经验融入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具体形象的范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别的,应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增加抽象、概括的学习内容,以适应幼儿的发展。

  4、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轻柔的抚摸,一朵红花的奖励,都能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认可及成功的自豪感,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因此,教师应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进行

  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第三,整合多种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和载体。它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并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扩大原有知识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整合内容时应注意:在选材时不应有“专家至上、教材第一”的选材观,而对每个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都应根据本班情况和本地区的实际进行;同时将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融入教材中,“生活即教育,处处有教育”,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有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教材”。

  (三)集体活动的有效运用

  有许多教育内容是适于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首先,健康领域的动作技能及自我保护等常识:社会领域中有关行为规范、活动的规则,相关的社会知识或概念艺术领域中绘画、手工、泥工、舞蹈动作等:语言领域的文学活动、戏剧活动和欣赏等。其次,幼儿都感兴趣的内容,或不需要幼儿探索、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如讲故事,学唱歌曲、体育游戏等适合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以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进行,只是效果不如集体活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是指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常规的教育,有利于幼儿学会遵守集体活动的纪律,懂得遵守集体活动规则的重要性,使得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利于幼儿学习集体生活中的各种文明行为和礼貌用语,发展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学习各种亲社会行为,在集体中形成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协调一致、共同分享的良好氛围。

  一、集体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常规

  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幼儿应能否与同伴和教师正常交往,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能对幼儿来说很重要。交往常规的教育,能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从而感受同伴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参与活动的快乐。

  幼儿在与人交往中要遵守的常规:

  1.学会用礼貌用语。“礼貌是叩开交际大门的敲门砖”,要能顺利是地与人交往,首先得会用礼貌用语。

  2.小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等简单的礼貌用语。

  3.中、大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请”、“不客气”“您好”等常用的礼貌用语。并会主动用礼貌用语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4.学会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听别人说话时有礼貌,表示对说话方的尊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

  5.小班幼儿,要做到能安静地听人说话,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说话。

  6.中、大班幼儿,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学会用轮流的方式与人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与人交谈时,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个别交谈时,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准,不影响其他人。

  7.在自由结伴游戏时,能热情而有节制地寻找合作伙伴。即找朋友时,会面带笑容,态度友好、动作轻柔,自然大方。

  8.在集体活动中不与他人相撞。

  9.学会看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也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玩具的分配、游戏角色的分配等。

  二、劳动(做事)的常规

  幼儿应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动手、脑和整个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任感。

幼儿应遵守的劳动常规:

  小班幼儿

  1.学习自己穿鞋子、袜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脚,分清袜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脚上。

  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要老师喂。

  2.学会自己搬椅子。方法为:双手分别握住椅子的两旁,椅背朝上,搬动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

  3.会自己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会自己擤鼻涕。

  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4.会按老师的指令做简单的事。如帮老师拿扫帚、簸箕,帮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给花浇水 、给小鱼喂食等。

  5.会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图书,懂得东西从哪儿拿,应放回哪儿。 中、大班幼儿

  1.会自己穿脱衣服,会叠衣服;会扣纽扣,系鞋带。当同伴有需要时会帮助同伴扣纽扣、系鞋带。

  2.会整理被褥,会把被子叠成正方形,会铺平床单。

  3.会用筷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吃饭时不高声说笑,不弄脏衣服,能专心进餐。

  4.会正确盥洗,盥洗时专心,不玩耍,不弄湿衣服和地面。动作迅速,不拥挤。

  5.会自觉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阅读过的图书,做到物归原处。

  6.会按活动需要,摆放桌椅,搬动桌子时,做到两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

  7.会擦桌子、窗户,会扫地,自觉保持环境清洁,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8.会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园地劳动。

  9.能较好地完成老师指派的劳动任务,如分发和收拾餐具、教具等。

  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务,尽到“值日生”的责任。

  三、避免噪音的常规

  噪音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避免产生噪音人人有责。由于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自控能力差,再加神经活动过于兴奋,这些往往使孩子成了幼儿园内环境中噪音的主要来源。长期生活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人,容易疲劳,心情烦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幼儿园教师应引起重视,要加强教育,建立预防噪音的常规,并引导、督促幼儿严格遵守,尽量避免噪音的产生,保证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平和、安宁的心态,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避免噪音的常规:

  1.不高声喊叫。

  2.与人文明交谈,个别交谈时会控制音量,集体交谈时,会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乱插嘴,做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

  3.唱歌、念儿歌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和念儿歌。

  4.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否则既制造噪音,又损伤嗓子。

  5.轻轻地走路。

  6.不在活动室里或走廊上跑跳,会轻轻地稳稳的走。

  7.进午睡室,会小心地、悄悄地走。

  8.轻轻地拿放东西。

  9.搬桌子,两人抬着走;搬椅子,两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动,以免发出噪音。

  10.饭后、饮水后、轻轻地把杯、碗、盘、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内,尽量不发出声音。

  11.平时不敲打桌子,不摇动椅子。

  四、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有一般性的组织常规,如排队、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如针对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一些特别的常规要求。教师应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规则要求,并指导、督促幼儿遵守各项规则要求,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学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一般常规

  1.排队。在集体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少不了排队这一组织形式,它是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在人多自觉排队的习惯。让幼儿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现等待现象,就要自觉排队。

  (1)盥洗、入厕、饮水时遇到等待现象应排队。

  (2)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

  (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动器械时,要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来,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学会必要的等待。又保证活动的安全。

  (4)在早操、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中,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教师的指令,排成各种队形。

  (5)集体出游、散步需要排队。一般排成两路纵队,幼儿两两拉手行进。小班孩子可用绳子做护栏,即绳子两端分别由两位老师牵住,孩子排成一路纵队,用右手扶住绳子,就可向前行进,这种方法即安全,有方便小年龄孩子行走,比一个孩子拉着一个孩子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常规:

  (1)集中注意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指令开始、展开和结束活动,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2)举手发言。养成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主动态度。同时又要做到回答问题或要求发言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方可起立发言。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师邀请。注意倾听同伴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

  (3)不随便进出活动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喝水、入厕,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随便借故离开活动室,更不擅自离开活动室,进出自如。能坚持完成学习活动。

  (4)不随便玩弄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以保证注意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

  (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确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

  (6)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乐器、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整理场地。离开时,能迅速地将椅子轻轻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

  音乐活动中韵律活动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音乐的信号起立和坐下。一般可采用旋律向上的音乐作为“起立”的音乐,用旋律向下的音乐作为“坐下”的音乐。如“1 3 5 ⅰ ”为起立;“ⅰ 5 3 1 ”为坐下。

  (2)听音乐的信号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

  (3)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啊,活动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坐。

  (4)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1)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听音乐的信号变换对形,一般可采用进行曲,听进行曲音乐,按音乐的节拍,边踏步边走成新的对形。

  (3)在没有对形要求的情况下,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

  (4)在自由移动或活动时,不与他人或场地内的道具桌椅等相撞。

  (5)在自由结伴的活动中,安静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选择同伴,交换舞伴、分组或分配角色。

  (6)在自由结伴活动中,热情而有节制地与舞伴交流,合作。

  1.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①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

  ②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

  ③开始演奏时,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

  ④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①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

  ②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

  ③演奏时注意要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

  ④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无声地找到新位子坐下。 ⑤交换乐器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椅子相碰撞。

  2.体育活动的常规

  (1)听口令或哨声踏步、走队形、做动作。

  (2)教师示范讲解时,集中注意倾听和观看。

  (3)四散活动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活动。不互相碰撞。

  (4)做剧烈活动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

  (5)做体育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

  (6)成集中队形时,动作迅速,不发出声音。

  (7)结束活动时,会帮助老师收拾活动器具,整理场地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

  1.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设计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思想,但首要的和贯穿始终的设计原则应是以幼儿为本,是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思想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过程中发挥各种因素的教育功能、作用及影响,培养幼儿形成对待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二、科学发展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观点、技能等都是正确的、准确的,要符合幼儿认识规律,能够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幼儿从现有的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三、趣味直观性原则。是指组织活动时要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或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形成愉快的学习气氛,

  四、启发探索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职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主题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下,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探索活动来学习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全面渗透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教育价值的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将各项教育任务和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的生活活动之中,做到幼儿事事、时时、处处皆能接受生动而规范的教育,这样才能高质量

  地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七、艺术创造性原则。是指教师能够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形式等组织各类教育活动。

  2.我的一节活动设计课,请老师点评:

  活动名称:远离危险

  活动课选材:黑龙江省中班主题活动教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碰,远离危险。

  2.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认识2—3个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课件《安全标志我知道》、标志若干、墙面布置。 活动过程:

一、互动问好

  师幼问好,展开活动

二、引出主题,调动幼儿情绪

  1.一起去寻宝藏,如果我们路上遇到困难,大家要齐心协力闯过去哦!

  2.老师介绍游戏规则:

  这里有一个股子,我们扔出去,出现数字几,我们就向前走几步。看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快快的探险成功。

三、基本活动

  第一关:

  这个小朋友踩着小椅子要去做什么?这样做的危险是什么?

  第二关:

  这个小朋友手里拿着刀在干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呢?

  如果我们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划伤了,不要害怕,老师告诉你处理方法。 第三关

  这三个小朋友分别在做什么?你想对那个玩火的小朋友说什么? 第四关:

  这两个小朋友在做着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们应不应该向他们学? 第五关:

  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险的事,你该怎么办?

  第六关:

  我们小朋友还知道生活中什么事是有危险的,我们不能做或者要当心的?

  第七关:

  请小朋友在我们现在的活动室里找一找,那些地方存在着危险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危险的东西有什么?用小红点标志一下。

  第八关:最后一关,请小朋友抢答:

  火警电话是多少?

  一个人在家陌生人敲门,可以开门吗?

  我们可以把火柴当玩具吗?

  电源插座可以玩吗?

  剪刀可以拿来玩吗???

  孩子们真棒啊,我们终于闯关成功,颁发奖章一枚。(勋章上是标志)

  4.教师小结:危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在,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它是危险的,远远的离开它,那么我们就会减少一些受伤的机会。

四、认识安全标志

  1.发送标志,猜一猜

  (小心湿滑、不可饮用、不可触摸标志)

  让我们把这些安全标志粘到幼儿园里应该注意的地方去,提醒全园小朋友注意,安全快乐渡过每一天吧!

  3.欣赏照片,并谈谈此类游戏活动组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两个照片明显的看出,第一个是幼儿角色游戏超市,第二个是图书角,这两个图片一静一动,各有不同。《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角活动正是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通过多年的幼教经验,我的认为目前区角活动中主要存在问题: 活动内容更新不够。

  材料投放层次性不够,更新不及时。

  游戏指导针对性不强,有效指导、互动不够,游戏停留在孩子原有水平,促幼儿主动发展不够。

  忽视游戏评价。

  材料收拾整理有序性不够。

  在幼儿区角活动的组织过程应遵循以下方法进行:

  1、活动空间的设置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附:图片)

  区角活动设置时师生共同商量,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角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并多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动静分区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2、活动规则的制定

  活动区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与之相生的规则意识就显得重要了,如果没有了规则,那么我们的活动区只能成为幼儿随意游玩的场所,不能发挥出区角活动的优越性。在活动区设置好后,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商讨、共同制定区角活动规则。规则一但形成就要严格要求幼儿遵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其次,一个规划合理、材料充足的图书角可为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温馨舒适的环境、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和精心的规划可使图书角成为活动室中最受幼儿欢迎的区角。

  图书角的位置确定后,教师的下一项工作就是在图书角摆放书架和投放各种必备的材料。

  (1)座位

  可为幼儿提供各种舒适的坐椅或坐垫,比如可爱、舒适的小椅子,厚而软的地毯块或大枕头。提供给托班幼儿的座位还应考虑安全因素。舒适的座位可让幼儿产生像在家中阅读一样的感觉,从而吸引更多的幼儿进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