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3850  文章总数462329  总浏览量7240723

小学学校电教工作五年规划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电教,规划的场合不断增多,我们该怎么写作相关的内容呢?以下是文库小编帮大家整理小学学校电教工作五年规划,欢迎阅读收藏。

小学学校电教工作五年规划

  阳朝小学学校电教工作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第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电化教学的进程,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和对教育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最终达到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树立学校新形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改革

  二、组织机构

  成立“电教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由z同志任电教员。

  三、工作要点:

  20**年度: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学习《多媒体组合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电子教案制作》、《课件制作》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1)落实好双周星期二下午两节课后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集体教研活动,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继续举办“名家论坛”,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作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要求每位教师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培训意识,多渠道,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继续教育学习活动”。

  (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考试、表彰和奖励等活动。

  3.组织教师“教学全能”竞赛活动;加强学校试题库和论文资源库、课件库建设,举行首届教师课件制作技能比赛;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考试、表彰和奖励等活动。

  4、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支持教师在职进修,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交流,提高实验教学和管理水平。

  5、对照《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细则》,积极开展工作,整合教学资源,发挥教育局域网、教育技术设备、图书馆和其它场馆设施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申报二个省级实验课题和一个市级实验课题。

  7、成立新一届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有效地组织研究工作。

  20**年度:

  1、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制作等技术的培训和应用,主要学习《专题网站的建设》、《视频制作教程》、《多媒体教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校园网建设和运行经验。

  2、强化电教管理

  (1)进一步完善电教工作管理制度,规范电教管理。

  (2)及时做好各班网管员的培训工作。

  (3)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

  3.推行“教学教研活动月”机制,对学校教学教研进行集中调研。

  4.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加强教学研究,力求整体推进。

  5.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6.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民主、互动、交流、协作的教学氛围。

  7.进一步做好各功能室的开放工作,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8、开展三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作好阶段性工作。

  9、加大电教经费投入,规范电教帐目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20**年度:

  1、规范校园网管理和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建设,加大网站建设的力度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且形成一定的制度,定期更新网站内容。

  2、学校组织编写电教有关资料的论文集。

  3、举行师生各类竞赛,深化电教实验成果。

  4、作好三个实验课题的结题工作。

  5、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6、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互访等交流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形成良好的办学环境。

  7、作好电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20**年度:

  1、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活动

  (1)加强对科技辅导协会的管理,重点抓好信息技术协会、无线电测向、摄影三个协会。

  (2)组织各教研组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学科培训和课余活动。

  2、重新申报其它课题,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3、与其它学校联合举办各种主题的“教师论坛”。

  4、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个人网站制作。

  5、鼓励教师到计算机教师上各种科目的课。

  6、继续抓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工作,构建具有阳朝小学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

  7、继续作好电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20**年度: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1、以“落实、创新、提质”为主题,以“强化教学管理、狠抓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努力构建管理规范、队伍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体系。

  2、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以及认真组织各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3、创新学科培训方式,切实搞好数学、作文、音乐、美术、科技、信息等学科竞赛培训工作。

  4、作好电教设备老化工作,投入新的资金对设备进行升级。

  5、作好课题研究工作。

  6、作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的培训工作。

  7、加强对电教员、实验员、网管员的培训工作。

篇2:中学创建市文明单位规划

  山天中学创建市文明单位规划

  20**年山天中学通过了长宁区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艺术特色学校、市花园单位、上海市首批生命教育的试点校、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的基地校、全国群体工作的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射击、射箭等特色项目的国家奥运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科研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的区文明单位、(20**-08年度积极争创市文明单位)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07年度又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绿色学校、市艺术特色学校、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等。在“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热潮中,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学校新三年发展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将围绕上海市和长宁区的“十一五”规划,贯彻落实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大会精神,结合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争创山天中学的教育品牌,把和谐校园建设融入到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当中,以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为目标,办成一所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孩子成才的示范学校,实现学校和谐发展,为长宁教育的优质均衡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区八次党代会、区精神文明建设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全面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树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优师兴校,科研强校,文明建校”的办学思想。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深化生命教育和学生生涯教育,创建学校特色品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紧密结合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把山天中学建设成为德高人和、质优境美、特色鲜明、师生和谐的上海市文明单位。

  2、总体目标

  以秉承“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的优良传统和“崇德立志,务实创新”的校训,以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为核心,以党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树立四个形象,即廉洁高效,服务师生,具有人格力量的干部形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具有时代先进性党员形象;教书育人,忠于事业,具有山天人“五种精神”的教师形象;有根有魂,自信健康,意志顽强,关爱生命的人格健全的山天学生形象。营造一个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的和谐文明校园,力争达到一个市文明单位,市示范校的水平。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创建工作

  依法治校是重点,以德立校是根本,优师兴校是关键,科研强校是动力,文明建校是基础。在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小组领导下,党政工团形成合力,齐抓共建共管,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深入课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在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过程中,以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为抓手,学校党政工团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自主发展。学校每年都有计划进行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每年都有“三优”的评选以及“天中杯”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评优活动。每年都有党员的专题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党政工都深入开展“凝聚力建设工程”,组织教职员工的校本培训和学习考察活动,每月一次教职员工的文体活动等。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外语周、两操比赛、运动会等,让师生共同参与,激发生命活力,从中体验文明与快乐。工会会同党政每年都进行文明组室的评比工作,以创文明单位、建文明组室、做文明教工来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在形势下,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职工利益诉求协调机制。结合新一轮的三年规划的定位制订和实施,学校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作出努力:

  (1)是深化、细化生命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继续以导师带教,师徒结对,青年班主任培训等方法,打造德高能强的教师队伍。

  (2)是以生涯教育为切入口,促进高中生在校三年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增强其“生命、生涯、生态意识,学会做个真人、能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是贯彻《两纲精神》,探索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的德育主题系列化的实践活动。

  (4)是深入课改,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5)是丰富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学生社团的活动。

  (6)是最大优势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人人参与、共管共享、高效的一种民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形成山天中学的精、气、神。把学校建成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绿色校园。

  2、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区、家庭、学校的合力共育山天新人。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20**年20**年度,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突出参与周家桥地区的文明建设,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包括校友会资源。一方面是利用社区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来为学校服务,开设各种教育讲座、专题报告,让师生扩大视野,也让他们了解学校。另一方面把学校的实验性、示范性的幅射作用发挥好,扩大山天中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可以开展的工作:

  (1)是与我校联系挂钩结对的学校和机构加强互动和交流,如上海音乐学院、军体校、市教科院普教所,硅酸盐研究所等。拟请名家专家来我校开设人文科技、音乐、美术的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2)是继续发挥社区、家庭教育优势。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地,让高中生走进社会,走进居委会,了解社情民意和职业体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同时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家委会等,更好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共同发展。

  (3)是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的示范校,每周六、日两天,学校向社区开放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有条件也可开放学校的图书资源,共同为学习型城区建设作出努力,也使教育资源得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教工的文明素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

  通过学校的创建市文明单位的规划实施,以党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传承山天人的“三实”作风和敬业、奉献、实干、协作、创新的山天人的五种精神,赋予学校文化新的内涵,使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青少年品德教育都能落到实处。内强全体教职员工素质,外塑良好形象,使学生也有自信自强、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党政工同心同德同力把创文明单位、建文明组室、做文明教工(学生)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1)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师德守则,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山天人应有的五种精神:爱生育人的敬业精神、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来严格要求教工,对事业有责任、对学习有追求。使教职员工的道德、专业、文明素养都有提高。

  (2)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党员在创建精神文明和和谐校园的活动中,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政治上把关定向,工作中爱岗敬业、作用上率先垂范,干部更要带头以身作则,用山天中学干部、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带动群体互动,共树良好形象。

  (3)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校本教研,教研组和班组学习,及学校的各项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外出进修,自我研修等途径,让学习和研究自觉成为每位教工的工作方式,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加快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4)贯彻落实《两纲精神》,加强学科德育研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人格品质教育,德育和智育有机融入,相得益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成才。

  (5)深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主席团作用,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结构工资、奖励机制等分配方案和制度,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议事讲民主”,营造一种温馨、平等、坦诚、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团委、学会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努力办好青年学生党校,使其形式多样化,内容课程化,让学生具有知国爱国建国报国的情怀,对民族振兴,党的事业有一种时代感和使命感。完善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党员责任区工作,党员要有联系组室、联系群众、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三联系意识,发挥党员政治辅导、服务学生的作用。

  (7)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艰苦的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工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为此,在认真扎实做好学校内部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学校要加强与社区教育督导员的联系,密切社区、里委与学校的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每年请教育督导员来校督导评议学校的教育教学,认真听取社会、社区对学校的评价。同时学校、教师、家庭建立正常的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总之,面对山天中学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建设学校精神文明高地的艰巨任务,我们要站在高处,看在远处,想在深处,干在实处。让我们以学校“崇德立志,务实创新”的校训为座右铭,以“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的优良的山天传统,来创设和谐的教育合力和管理情境,关注师生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促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的继续发展。全体教职工齐心合力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把学校办成一所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适应,能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校。

  上海市山天中学

篇3:第一小学科学学科建设规划

  城沙第一小学科学学科建设规划

  一、本学科概况

  本学科现有6位科学教师,其中教龄超过10年的教师1位,5年教龄以上10年以下的的1位,5年教龄以下的4位。6位教师中,有学科骨干1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6人。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开出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在市区级都有较好的反响。我们科学组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年轻队伍  存在问题在于同时师资力量还较薄弱,教师总队伍不稳定。家长支持力度还较小,社会力量对科学学科总体认识不到位。科学社团。心凉。学生研究意识不强,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

  二、本学科教育目标,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我校该学科的现状

  1、本学科的教育目标

  本学科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回眸20世纪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不难发现,在经历了过于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发展轨迹之后,现今的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出现了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它有五个方面:

  (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

  (2)具备把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能力;

  (3)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

  (4)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5)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的兴趣。

  很显然,科学素养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各国(如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均提出:把所有的学生都应具有良好的科学为素养作为自己的一个既定目标。要让每一位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工作”着,经历规划和实验调查研究,以检验他们的想法,并且懂得为何这样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作用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3、我校本学科的优势、主要差距及其原因

  我校科学学科的教育以实施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为主要渠道,同时开展科学社团活动,力求课内外结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已任。学生和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额外的收获,老师心凉。

  三、学科建设总目标和年度任务

  (一)总目标

  三年内,在课程资源及教学设备的有效保证下,通过扎实实施科学课程及科学社团课内外相结合途径,力争实现师生共赢的目的。

  学生方面:通过科学课程及科学社团活动的整合开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根据假设制定、实施计划,能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分类、判断、推理、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采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将探究过程与他们交流与讨论),同时形成大胆想象、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能从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并试着去自己独立持续研究。

  教师方面:通过组织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能力与探究指导能力,并逐步形成自我风格。力争在3年内,本组的青年教师人人能上市区级公开课,并对科学教学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将科学社团课程化,努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科学教育资源,以课内的科学课堂实施为主阵地,以课外的科学社团活动为演练场所,以校园科技节等其他科技活动为补充,整体实施科学教育。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近期目标:

  1、招募科学后备力量,规范科学实验室有序有效管理。

  2、教师科学优质课评比,学生各项评比有基础,有选拔。

  3、课外研究,家长支持。抓典型、树榜样、加大宣传。

  (二)年度任务

  第一阶段:20**年度--目标统筹规划阶段

  1、通读《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使全组教师对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理解。

  2、让每位教师制定自己的成长规划。

  第二阶段:20**年度-20**度--实践修订完善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制定的目标逐步实施并修正。

  1、设定教研主题进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

  2、实施、修订、完善科学社团课程的教材。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20**年度--总结验收提升阶段

  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有利于师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实施策略、评价指向等具体经验,为下一个三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学科建设思路、内容与策略

  (一)建设思路

  以夯实科学课程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科学社团这一特色活动课程化为重点突破口,以其他科技活动为辅助措施,三轨并行,相互融合,整体实施,推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二)建设的内容与策略

  1、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1)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设定研讨主题,展开研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如追问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如何观课......以及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或冷门课题或如何开展家庭实验指导等方面进行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以校本教研为契机,开展名著导读、理论学习等活动,结合“派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

  (3)设立一系列教师素养提升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活动、教具制作、科学社团活动设计评比、学生研究成果修改评比等等,让教师达到三个“会”:会上常规课、优质课;会反思、总结;会指导学生。

  2、整理、出台科学社团活动课程雏形

  (1)结合科学课程的年段目标统筹制定三-六年级的各年段家庭实验目标,并根据目标梳理近几年所做的家庭实验活动项目,尤其是设计拓展教材内容的家庭实验活动项目,整理成教材。

  (2)结合教研活动,研讨一系列有效的选题、实施、评价等措施。

  (3)让学生三科学学习的四年期间至少经历过一次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参加科学实验竞赛。

  3、有序整合开展其他科技活动

  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校目前的科技活动较多,学生与教师的精力有限。有以下平台:

  暑假:网络日志评比,科技节准备。(11月科学节)

  上册:科技节(小论文,小发明)。实验竞赛抽测暨选拔。

  寒假:探究项目评比小科学家评比。准备

  下册:科学记录本,小科学家。探究项目评比。

  五、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和建议

  进一步营造教研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的建设,努力将的“敞门课”进行到底。

  常规:作业检查互相检查

  特色的由校级检查。记录本

篇4:一小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城沙一小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城沙第一小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人项乔故里--城沙镇七五村,传承城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继承城沙项乔耕读精神,积淀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精神和文化追求植根于亦有“圣师后裔”之美称,深厚底蕴的城镇。先人筑城的坚韧,项乔先贤耕读自强、奋发进取的精神印记,滋养着城沙一批批学子的成长,为学校提供着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

  学校创办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原在项氏宗祠内办学,经几代沙一人的努力,于19***实现全面搬迁,迁入现在的校区,于20**年校网调整撤并了毗邻的八甲小学,并将其改名为“城沙一小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解决外来务工子女读书问题。

  学校在实施前四个三年规划期间,坚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发展策略,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初步提炼办学理念,初步致力于绿色教育,促进师生共发展,校风校貌、硬件建设都有了显著变化,学校取得长足发展。

  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浙江省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20**)》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时间跨度为三年,兼顾学校长远发展。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状况分析

  一、学校发展基础分析

  学校现占地面积计13545.8平方米,建筑面积8254平方米,建成200m环形跑道塑胶操场和25m游泳池。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小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配置了标准实验室3间,音乐室3间,舞蹈室1间,美术室3间,书法室1间,微机室2间,图书室、藏书室、阅览室共3间,劳技室和各类社团活动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辅助用房比超过1:1。学校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数1449人。在编教师 76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包括在读)占71.23%,20**年以来,新增专科以上新教师32名,退休老教师7名,教师平均年龄31岁, 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呈年轻化;20**年以来,学校骨干教师数量呈上升趋势,现有市骨干4人,区名校长1人,区教坛新秀5名,区级学科骨干5名,课改之星7名,区新苗奖7人。

  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实现了长足进步,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一级学校”“温州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达标学校”、“区现代化四星级学校”、“区绿色学校”,“省‘共建和谐社会’读书教育活动先进组织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龙湾区体育先进单位”、“区校园文化十佳单位”、“温州市书香先进集体”、“温州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等殊荣。

  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目前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逐步建立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绿色教育”办学思想体系。学校制度日益健全,办学特色日见明朗,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文化日趋和谐,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教师发展日渐精深,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知名度大有提升。

  (一)管理系统优势:管理系统,构建合理,运转良好。

  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同时践行着项目管理,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反馈调控渠道畅通,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效果明显,为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地生根。

  (二)活动课程优势:活动课程,特色鲜明,日渐成熟。

  学校追求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作为“温州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推出艺术校本课程《童歌大家唱》、《口风琴》。开展有声有色的艺术社团,实现人才梯队化。举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春满校园”艺术节,20**年的首届“音舞节”, 在“我型我秀”、“箫声琴韵”、“挑战麦克风”中实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的真谛。作为“区篮球业余训练基地”,学校将“篮球人人参与”引进课堂,将“花样跳绳”特色装点“体艺2+1”。作为“温州市文明学校”,学校在原来“文明礼仪”星卡评价的基础上,借鉴并移用陈钱林校长的的“尊重教育”,20**践行着以“星卡”评价为抓手,以德“育”人。”

  (三)文化特色优势:书香文化,日趋完善,全员覆盖。

  荣获“温州市德育特色校书香校园”、“温州市温馨书吧”、“浙江省示范性图书室”、“温州市书香示范校”的沙一,坚守以“文”化人,书香立人,打造古色古香图书室、营造人文化读书环境、构筑多元化读书活动,以求培养阅读习惯,拓宽视野,丰盈精神。

  (四)科研特色优势: 校本研训,氛围浓厚,形式独特。

  作为“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校”的沙一,以教师发展作为驱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引擎,尝试课堂改革,沉淀“厚教学”理念,践行着“厚读、厚教、厚学”。初步形成“滚动焊接”、“一人多课”、“直线式”等教研模式。尝试课堂改革,践行先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先学是的新作为。

  (五)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叠加,全面提升,优势凸显。

  凭借着“与温州市实验小学签订合作办学”这难得一遇的合作办学签约,将进行着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学校文化等六个方面深度合作,通过合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凭借着“市名校长陈钱林工作室”,借鉴、移植“星卡”激励性评价,践行深度“立德树人”,同时将要借鉴“自主作业”,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学校现地处滨海新区,属于滨海新区管辖施教区,开发区管委会对教育支持,确保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政策将会得到巩固。这些为后续开展高质量、高标准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发展不足与挑战分析:

  历经前期的努力,学校已由弱变较强,重返区域内同层次领头雁行列。但综合实力与市级学校相比仍存较大差距,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势态,来自办学内涵提升的挑战,也有来自开放办学的挑战,学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仍然严重。

  (一)来自办学内涵提升的挑战

  学校德育特色“书香校园”,已初步形成。正在启动的特色项目:如合唱、实验探究、篮球项目等特色未全面普及,特色还不够鲜明。教师专业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经过前三年的改革和发展,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近几年,新教师的大量流入,学科领头雁的严重不足,数学学科还存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建设缓慢,导致教学改革滞后,教育创新不足。如何建立一支能传承学校办学思想,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实现师资培养的本土化都将是新三年中重大课题。学校“立德树人”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学生的行为准则还只停留在浅层,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很理想。学校未充分开发校外德育基地,未能全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来自开放办学的挑战

  功能区划分后,学校隶属温州经济开发区直接领导,开发区是一个新型的功能区,如何在功能区内创办优质教育,提高办学效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学校今后三年发展中必须直面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现代学校的发展是开放式的,我们都不能生存在孤岛之中,也无法回避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社会、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支持我们,进一步发挥社会、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评价中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面对不足与挑战,学校必须解放思想,描绘愿景,寻求引擎,聚力发展。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学校使命:追寻人本,关注生本,谱写绿色教育 享受幸福人生

  品牌打造--绿色教育。不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休息时间、兴趣爱好,追求绿色分数、绿色评价,追求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追求 “原生态”的教育。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

  u 以学生发展为本

  u 关注全面素质

  u 关注教育公平

  u 关注终身发展

  办学行为准则:立足规范,关注细节,凸现特色

  校训:严谨、纯朴、拓新

  严谨--是做事求学的态度。宋· 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 ,字 则之,性方直严谨。”严肃谨慎,严谨笃学、严密周到,严格要求,严整秩序等。

  纯朴--是做人的品质。“纯朴,全木也”。未经砍雕的原木,就是朴素的。纯洁质朴,思想单纯,没有不良习气的影响和恶劣思想的污染。唯纯才显真,唯朴方能实。

  拓新--是发展的追求。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尚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开拓创新,不断超越,追求卓越,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知时适变、善抓机遇、敢于探索,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变革求新,因材施教,努力做大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学校有特色。

  校风:务实创新 和衷共济

  学风:博文约礼格物致知

  博文--博学于文,书香熏陶;

  约礼--习惯养成,文明知礼

  格物--钻研物性,探究规律

  致知--主动求索,积累智慧

  教风:惠风和畅 追求卓越

  二、学校发展目标

  办学定位:汇聚优质资源,打造教育乐园,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将学校办成区域优质学校,市级知名学校。

  学校发展目标:精致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

  办学价值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

  学生培养目标: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实现学有潜力的高素质的学生;

  教师发展目标:具有高尚、博识、智慧的高水平的教师;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造特色、落实求效率、和谐赢发展;

  管理理念:人本化 精细化 网络化(俗称“三化”管理)

  德育理念: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教学理念: 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有效

  办学宗旨:让学生健康成长 让教师快乐奉献 让学校稳步发展

  教师的誓言:以完善的人格,把博识和高尚给予每一位“沙一”的学生!让他们:快乐学习,文明做人,诚信处事,主动发展。

  学校发展的愿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公平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营造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生态,让校园成为绿色、幸福的乐园。

  第三部分 学校三年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的会议精神,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旗帜,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传承学校历史,立足学校现实,把握学校发展阶段特征,发展学校内涵,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办学实力,惠及社会和人民。

  目标任务:新的三年,是学校现代化建设从“过渡期”向“振兴期”飞跃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从“区域优质学校”向“市级知名学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学校发展基础和时代使命。新的三年,学校的办学航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绿色 幸福”的精品学校。

  具体任务:

  (一)推行绿色德育。

  未来三年,以培养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文明星卡评价为运行机制,探索“绿色德育模式”,进一步关注和培育德育团队,改进教育工作方式,开发系列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打造鲜明的德育特色。

  (二)推进绿色教学。

  基于“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有效”的教学理念, 注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倡导“学思结合,自主学习”,低段以培养“良好习惯”,中段培养“质疑问难”意识,高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模式转变成“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分层作业,自主作业”,以期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全面而有步骤地推进绿色教学,克服教学环节的高耗和低效,促成教学优化和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加强对行为偏差的个别教育。

  (三)促进群优发展。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常态课堂为基点,以“促进有效学习”载体,以沙一“厚读、厚教、厚学”的课堂文化为抓手,传承与发扬沙一自主、分享、争鸣、创新的教师文化,营造“尊重、赏识、共享”的学术氛围,树立“务实创新,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打造“高尚、博识、智慧”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加快课程开发。

  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认真落实课程方案,重视学校的特色课程《经典诵读》,新的三年将推出校本课程《生活ABC》、《书香童年》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挖掘学科“实践元素”,逐步形成多样的校本课程方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育人功能。确保学生全面修读国家规定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五)凸显办学特色。

  凸显办学特色,不仅是学校多元发展的要求,更是学校延续生命力多元发展的要求。新的三年,打造“1552”工程。“1552”工程中的“1”,即学校着力辉煌“书香校园”品牌,2个“5”即继续做好“体验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素质系列考级”、“安全演练”、“家校通”等五项亮点项目.和体育、艺术、学科领域的合唱、器乐、篮球、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经典诵读等五大强优项目。“2”即新的三年,拟打造“国学润行规”和“星卡激励性评价”等特色项目。

  (六)建设校园环境

  新的三年,力争财政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分校),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食堂、阅览室2转移,装修体现古色古香,浸润儒家文化,美化分校环境;绿化庭院,大门口景观的重整;阳台四季果园;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力争学校信息化硬件达市级先进水平,借助教育手段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促成学校教育信息化跨越发展。

  (七)深化制度文化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与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提高教育水平的杠杆和动力。新的三年,学校必须致力调动内部管理结构,致力于制度与文化的并行建设,探索科学、高效、适合本校实际的现代学校制度。

  改革管理体制,权责下移。完善“家委会”,推动社区、家长及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探索“民主办学”办理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塑造“学校精神”,梳理和完善学校规章。

  重点任务: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驱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引擎,凝聚绿色教育新智慧;坚持把深化书香特色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厚植绿色教育新基础;坚持星卡评价作为学校以德“育”人的战略重点,构建绿色教育新格局;坚持把校园精致化作为校园环境再造的核心要义,树立绿色教育新理念;坚持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引领竞争的内在要求,打造绿色教育新态势。

  第四部分 学校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

  一、学校管理

  (一)工作目标

  坚持“三化”的管理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创建初步具有现代化学校制度的管理框架,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20**学年:健全学校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构建的高效学校管理体系。

  20**学年:通过理论培训、实践体验、参观考察、与实小合作办学等途径全面提升管理领导能力,并以现代学校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学校和谐管理,促进教师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推进学校现代制度创新,走向自主化管理。

  20**学年:使学校实现环境精美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良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

  (二)工作任务

  探索以“人本化、精细化、网络化”的管理理念下的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实行数字化管理,使管理手段现代化,保证管理顺畅、高效;探索“轻负高质”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三)具体措施

  1.深化办学理念

  力求学校以理念引领行动,融理念于学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融理念于德育活动中,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融理念于有效教学中,质量求稳步提高;融理念于教科研中,促教师专业发展;融理念于书香校园中,滋润童心;融理念于学校文化建设中,环境陶冶情操。让理念促使我校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有序、运作平稳的学校管理,融洽的师生关系。

  2.完善管理机构

  学校实行“一办三处”管理智能;完善人本化制度体系,形成六大系统:“规划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德育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监督功能,鼓励、支持教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3.加强班子成员利校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助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实现“一个目标”:争创一流的管理团队;完善班子班子成员学习、会议、听课、考核制度,提高学习管理水平与工作效能;形成“开拓民主、廉洁奉献”的强有力领导集体。

  4.健全管理机制

  根据发展规划,确定学年度总体目标和每年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措施得当、安排周密;各条线通过例会对工作进行阶段性自评小结,期末要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撰写总结性评价材料。修改和完善学校系列制度,力争做到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全面周密,操作性强。严格执行教师奖惩制度,把考核、评论、晋级、提拔、推荐等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业绩联系起来。

  二、德育管理

  (一)工作目标:

  习惯、课程、文化为基点,践行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三年内,德育方面,形成坚持“无痕”教育,感悟中体现自我;坚持育“人”为本,实践中塑造人格的德育理念;通过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四条途径来实现塑造健全人格的德育目标。 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开发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科渗透于全程、全员育人;梳理总结校园文化内涵,健全德育基地、网络;探索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构建原生态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学年:以“塑造健全人格”为德育基础目标,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分学段的德育工作目标,注重主体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拓展德育新内容,探索德育新方法,挖掘德育新资源。

  20**学年: 深化“塑造健全人格”序列德育级段教育模式的研究,提升德育教育特色,营造积极、和谐、创新的德育氛围。

  20**学年: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塑造健全人格”序列德育教育模式,逐步形成管理创新、队伍精干、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格局。

  (二)工作任务

  1、提升朴实的校风学风。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德育特色校、省级艺术特色学校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校风学风,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养、气质的学子。

  2、培育精良的德育团队。健全德育机构,形成以班主任队伍为主,其他成员共同参与的德育管理队伍,通过学习促提升,多渠道促成长,反思促发展,努力形成一支有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潜质班主任组成的人品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班主任队伍。

  3、探索原生态德育模式。基于学校“绿色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城沙一小特色原生态德育模式,以实现符合规律,坚持无痕、重视生命、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教育理想。

  4、打造鲜明的德育特色项目。着力打造“1552”工程。坚持“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思想发展学校艺术、科技、体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促进学生体质。

  5、开发提炼德育课程。贯彻新型的课程理念,着手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提炼德育课程,凸现城沙一小德育特色。

  (三)具体措施

  1.精琢以“品牌、特色”为主题的德育课程

  “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结合沙一办学传统和已有发展基础,确定我校重点“1552工程”。

  (1)“1”即辉煌“书香校园”品牌。

  追求一种境界:让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让读书成为师生精神生命的呼吸,让读书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基本方式。锁定一个目标:让喜欢读书的教师带出喜欢读书的孩子,让喜欢读书的孩子带出一个喜欢读书的家庭;一个个书香家庭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高度文明诗意盎然的社会 。提炼一种理念: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坚守三种做法:一是完善阅读机制;二是探寻阅读策略。研发校本课程,刷新《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出炉《书香童年》校本课程,确保读书活动的延续性。深入开展经典诵读,凭借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弹性评价,考级评级),全方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立足多元活动,以读书交流,校刊平台,辐射社区,飘逸书香,图书漂流,国学诵读为活动载体等,将读书深度进行到底。梳理课型,构建阅读模式,将自助阅读课、班级读书会、好书推荐课、导读课、主题阅读课、阅读方法指导课等阅读课型更有效。尊重差异,活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激发放飞“阅读心情”,以书香催发“自觉阅读”,以习惯引领“自主阅读”,以亲子共读收获“阅读幸福”,师生共读收获“阅读魅力”。三是打造读书环境。深化打造“走廊门厅成书海 露天书吧溢书香”建设献一本看千本的“开放式”书吧,多元化打造藏书室。阅览室2、食堂转移,装修体现古色古香儒家文化。

  (2)“5”即打造五项亮点项目:

  体验活动:以月主题活动为载体,三月“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活动,四月“爱上劳动、爱上健康”创卫活动,五月“走向世界”英语节活动,六月爱心集市活动;九月“心怀梦想,小事做起”主题活动,十月“实践体验,开朗合群”主题活动,十一月“放飞思维,畅游数学”活动,十二月“放飞快乐,文艺伴随”音舞节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吸引着全校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好局面。

  社团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团活动”,做到全面开放,全员参与。

  学生素质系列考核: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活动宗旨,继续开展口语、拼音、科学实验操作、英语朗读、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过关检测,促使每个孩子均衡发展。

  安全演练:继续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防灾减灾逃生演习等活动,梳理“安全第一”的意识,让师生学会自我保护,做到安全零事故。

  家校通: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校讯通、班级QQ群等联络方式加强家校交流,做到家校零距离。

  “5”五项强优项目:体育、艺术、学科领域的合唱、器乐、篮球、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经典诵读等。

  着力打造体艺科特色项目。艺术方面:基于学校师资力量、学校发展基础、项目展示平台等因素,将着力打造合唱特色项目,将合唱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校本课程进行普及,是音乐课程建设在区域内走在前列。同时寄语学生喜爱程度,将“器乐进课堂”(口风琴、葫芦丝),通过校本课程在级段范围内进行普及。同时通过社团兼顾舞蹈等其他优势发展艺术项目。

  体育方面:基于学校师资力量、学生健康发展、学校丰富资源等因素,将着力打造篮球和花样跳绳二大特色项目。篮球通过校本在全校范围得以普及,通过课堂训练,篮球赛,篮球社团激发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学校将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和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一并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月月有比赛”,让学生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培养个性和良好的品质,为培养学生“三大”品质( 思想品质 自尊自强自信自立 学习品质 自律自学自评自创 生活品质 自理自主自治自行 )奠定身体素质基础。未来三年,学校将加强田径训练,争取在区域内前三名。创建健康促进学生,推进文体工程示范校建设,健全体育学科奖惩机制,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考核体育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科技方面:基于时代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全力开发校本课程等因素,将着力打造“面向人人的科学实验”,努力实现区域领先,市级知名的目标。同时逐步普及推广学生探究项目、科技小发明、论文答辩等评比活动,争取成为市级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科学俱乐部的课程开发,努力拓展科技长廊的作用,用心建设科学探究室、建设电子动漫制作室。在科技节期间,除各项常规活动之外,在盛大闭幕之期举行科技类项目的优秀作品展览。全方位打造科技特色,让科技之风吹入每个孩子的心灵。科技活动项目设置时设为竞赛类和参与类。竞赛类中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如鼓励学生个人参加科技节中的“金点子”、“小发明”、“小论文”、“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科普知识大赛”、“电子手抄报”等。团体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盆栽植物种植”、“科普墙报展评”等。参与类包括科技节开幕式、科普影视观摩、结合秋游开展“游科技馆”活动、开展科普阅读、科普讲座、科技节闭幕式等。

  以特色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气质、科学素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公告制度,每年进行体质测试运动会,评选体质达标班级和体侧优秀班级。深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课程改革,牢牢抓住课程这一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2.探索“适合、无痕”为主题的德育模式。

  未来三年,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有沙一特色的原生态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

  (1)适合学生。关注生命的唯一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促进每一个不同生命实现有差异的最佳发展。

  (2)坚持无痕。必须将教育浓缩源于环境、活动、管理、课程,使学生自觉实践亲身体验,从中获得感悟。

  (3)重视生命。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然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唤醒人的精神生命,引导人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

  (4)持续发展。对学生而言,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基础的教育,对社会而言,敬畏自然,与自然共生共长。

  (5)自主发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之成为活动的主体,获得全面发展。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信、责任、感恩、好学、诚信等核心价值观。

  通过德育课程实现原生态的德育模式。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活动,也应从课程的角度加以构建。让德育从体验开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德育。未来三年,在保持和发挥德育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将德育活动分为三层模块,体现德育活动主体化、系列化、特色化、有层次。第一层模块,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最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礼仪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第二层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人文校园”课程(社团的活动、校园文化特色活动、六一汇演、爱心拍卖、三节等)和“社会实践”课程(冬季远足、楠风夏令营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第三层次的德育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心灵”课程:心理课、青春期教育、心理社团活动等,“主题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等,“奉献社会”课程:敬老爱幼,结对扶贫活动等。

  通过多元评价实现原生态的德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六个方面,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对评价内容和等级标准,评价维度及评价主体,评价程序集组织实施,过程促进及成长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

  (三)打造以“智慧、团队”为主题的德育队伍

  打造由“大爱”到“大智”的现代德育团队。着力打造以德育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社团班导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为主的全员参与德育团队。始终坚持“过程永远比结果精彩,身教永远比言教深刻,沟通永远比灌输亲切,习惯永远比知识重要,细节甚至比大局关键”的管理理念。改变德育研讨会,德育例会的组织形式,以主题研讨、征求意见、交流心得为中心内容。开展班主任校本研训(智慧案例),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以主题研讨方式促进自我反思;组织有经验的班主任开展示范指导活动,引领班主任队伍快速成长;对青年班主任实行导师制度,与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师徒结对,促进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加强自觉阅读意识,每一位班主任制定个人阅读计划,促进自我成长。将班主任建设成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专业修养,有较强的班级建设规划能力,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并能有效地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借鉴经验,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包括全体任课老师在内)的“班研体”教育教学研究小组。完善激励机制,把德育工作与教师奖惩、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绩效考评、竞争上岗、业务进修等挂钩。通过完善《城沙一小班主任考核细则》及其他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整合学校德育和教学评估体系,协调学校各个部门工作,减轻班主任负担,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入班主任队伍,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实力。大力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鼓励班主任积极开设心理辅导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三年内,力求每个班主任都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1-5名教师取得B证,建立一支心理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依托大队部发挥大队干部作用,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促进班干部的自我成长,是班干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管理的班级的助手,通过“民主恳谈会”、“教学座谈会”、“我为学校献一计”等载体,加强学校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学生真正认同学校的教育意图而自觉遵守管理制度。

  (四)促进以“实践、反思、提升”为主题的德育科研

  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也将个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因此要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今后三年,要将德育科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定期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提供决策服务,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通过专家引领,力争三年内完成申报德育申报课题,研究领域:学生星卡激励性评比研究;探索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社团班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班研体”教育教学小组研究,探索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紧密型的班集体管理团队;推动精品班会课建设,形成主题班会集,提升班会课作为德育阵地的实效。

  三、教学工作

  (一)工作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传承文化和培育理想,共同成长和个性发展,培养尖子与帮扶后进生,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当前进步和后续发展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为重点,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建设。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基于人的发展,力求教育质量提升坚守“四个维度”:健康的 、全面的、效能的、可持续的。学科教学不折不扣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拓宽学生阅读领域,引领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活学生探知欲望。尊重教学规律,倡导多元评价,以“四基于”(基于学科特点、基于学情把握、基于“绿色“评价、基于管理精细)为切入点,构建我校的教学框架。关注课堂,让课堂成为基于学生学习、展示学生学习、交流学生学习、深化学生学习”为目的,推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建构教师教之有效,学生学之有效的“朴实、高效”的学本课堂。

  20**学年:以管理求稳定,初步建立新的三类课程体系;初步构建“朴实、高效”的学本课堂模式;初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

  20**学年:以改革求发展,完善新的三类课程体系;完善与发展“朴实、高效”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

  20**学年:积极探索求教学变革,形成特色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朴实、高效”的学本课堂模式;形成具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 。

  (二)主要任务

  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内容。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其他学科特色和校园丰富多彩活动,拓展、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建立以“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教育主题的校本课程。建立包括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并构建“朴实、高效”生本课堂,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有效作业的研究,建立学生作业量的监控体制,研究阅读、探究、实践等课外作业的实施机制,逐步完善素质教育考核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在区域内具有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

  1.基于学科特点,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研究。

  (1)基础型课程:语文学科--中高段“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变革为切入点,以经典诵读课程为载体,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低段不择不扣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游戏、活动载体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英语学科--活英语。英语课程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让英语教育回归生活,情景中学,生活中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 数学学科--以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为切入点,以当堂反馈学情为载体,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改善教学方式,致力创建基于思维开发的教学有效课堂模式。科学实行“当堂反馈学情”教学,每节课至少留出10分钟当堂反馈。科学学科--以“科学记录本”为切入点,凭借科学俱乐部,开发学生探究活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整合课程,补充内容,以“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和“问题探究”三中形式,在动手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拓展型课程:丰富主题,突出个性。未来的三年内,将全方位开设社团,依托社团活动将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完善,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出发,提高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和适应性水平。开发有学生特色的校本课程。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围绕“绿色”、“人文”主题,重点发展“器乐”、“合唱”、“篮球”、“科学探究”、“书香童年”、“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

  (3)探究型课程:注重实践,学会方法。以《综合实践课》为切口,扩大探究型课程中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设比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参与社会,初步学会从日常的自然、社会等现象中选择课题,初步学会根据研究课题选择研究方法和设计简单的研究步骤。同时,正确处理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

  同时根据学科的特点,明确无效之处才能获得有效切入点。在三年内切实解决学科教学的最重要最迫切的难点,梳理学科重点的知识体系,探索学科“朴实、高效”的课堂模式,以促进有效教学有效深入开展。

  2.基于学情特点,加强学生学情研究

  首先,树立“以学定教,还教于学,共同发展”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深入掌握学生学科学习存在的难点,熟悉学情为学科有效教学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指导。针对学科教师只重视学科知识,忽视学科学习能力,学校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确定按阶段分学科,以学习方法,习惯及能力,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课外阅读、级段复习等全过程的学习课程,以求形成学校特色的学习能力指导课程。

  3.基于学生发展,推行绿色评价体系。

  逐步改革原有单一的教师评价制度,探索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多元性,丰富评价主体,从原先单一的学校评价,扩大为学校、教研组、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家长等多元性评价。发展性,注重过冲评价,变静态为动态,分层次、按目标、分对象进行评价。过程性,探索设计有效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低段取消期末质量检测,出台多元评价:数学有口算过关、笔算过关、一年级读题过关、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语文以拼音过关、识字过关、口语过关、书写过关等为学生后续发展做好铺垫。探索与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组织的广泛性、评价效果的高效性。

  4.基于精细管理,加强教学管理

  转变管理重心,把管理的重心从教师回归到学生,落实学生成长的服务上,营造和谐的育人文化,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发挥学科有效教学指导小组的作用。挖掘教师个人教育智慧,推行学校有效教学指导思想。变革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管理力度。加强学生调研。发挥学生成为有效教学管理的主题地位,做好课堂教学态度评估工作,加强学生座谈问卷访谈工作,并实现学情调研信息化。

  5.基于师资建设,加强有效教学。

  四、教师发展

  (一)工作目标:

  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终极目标,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切入点,打造一支“高尚、博识、智慧”的高水平教师。新的三年,将盘活教师资源,大力推进教师梯级培养体系,按照教师年龄结构、学术水平等层次,形成层级清晰、纵向递进的教师成长台阶。

  教师梯级培养体系将按两个维度来展开:一是德育队伍梯队建设,主要面向班主任群体,即根据班主任任领和专业管理能力,划分新锐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三个层次。二是学科教师梯队建设,根据年龄建立四个阶段的教师发展梯队,每三年举行一次新苗、新秀、中坚、宿将的评比;从这些优秀的教师中进行选拔,再向学科带头人--市、区名师--省名师三个高端梯队发展。

  20**学年:初步形成学校教师梯级培养体系,建立阶梯教师培训框架,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20**学年:初步形成一支在市、区级有影响力德育教师和学科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具有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20**学年:形成一支在区乃至温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具有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

  (二)主要任务

  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大力宣传“关怀后生”的思想,挖掘身边的典型,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建立师德监督考核机制。以教师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研训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探索“研训一体化”。强化业务培训和实践,提升教师学识魅力。推进教师走“研究型”教师的发展道路,引领教师发展。建立校内三年内“三年内三层次骨干教师”培养名单和个人目标计划。未来三年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0%,增加8-10名区、市级及以上的教坛新秀(中坚)或学科骨干教师。每个教师能独立主持课题研究,未来三年60%以上教师的论文案例在区及以上获奖或发表,增加1-2名小中高职称教师。提高教师教研和科研能力,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力。

  (三)主要措施

  1.深入开展“厚教学”教学模式。

  厚读,增厚教师素养。学校继续实施着“个人发展规划+厚阅读方案”;进行着“每周好书相伴”,走近好书,生长引力;开展着“读书交流会”,感悟读书智慧;摘录着“读书笔记”,生长个体智慧。

  厚教,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紧抓新教师的“入门三课”,即入门课、跟踪课、汇报课,牢抓教师“四课”,专家的引领课、青年骨干教师展示课、学科组的研讨课、全体教师的随堂课。学校以“滚动焊接式”品牌教研模式为载体,以课题带动,以研促训,以赛促学,立足主题化、特色化,研磨直线出发式教研模式、主题沙龙教研模式、“一人多课”等教研模式,提供论坛、沙龙、讲座等交流平台,为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反思提供保证,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培养“一专多能”的现代教师,建设品牌教研组。

  厚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般说来,“学会”容易些,而“会学”则相对要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并在课堂中展开实践研究。学科组继续深入探究学生的预习、复习能力的研究,数学组把区级课题《利用数学错题集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的研究课题进行推广,进一步研究。不仅仅是语文、数学学科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科学课中的科学记录、实践探究,综合实践课中的方案设计、实践等各学科都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怀后生,潜心教育。将教师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利用宣传,讲座、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建设一支有崇高师德、“绿色、人文”的教师队伍。

  3、继续实施“师徒结对”等制度。

  建立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制度,设立培养名单,落实个人达标计划,定期进行校内提前评选,加强培养和评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健全教师培养保障机制,增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费用,增加对优秀教师的奖励。

  五、教科研工作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注重把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德育研究紧密结合。提炼并推广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打造科研型的教研组和专家型的领军教师。

  20**学年:调整部分教科研工作制度。初步建立科研型的教研组和专家型的领军教师团队。每个备课组都有研究的课题,提高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和科研成果意识。

  20**学年:进一步健全教科研工作制度。打造强势的科研型教研组和专家型的领军教师团队。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20**学年:形成完善的教科研工作制度。学校有2-3个课题在温州市级以上立项,各科研成果获奖率在区居领先水平。

  (二)主要任务:

  重视有效性小课题研究。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领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做到人人有课题来整体推进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探索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和“三研究两提升”的教科研模式。1、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研究化、研究课堂化。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课堂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即带着课题任务进课堂,在课堂上研究课题;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课程,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也就是科研课题的总结。

  2、“三研究一突破两提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突破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在校生活的质量,学校教科研要努力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创设平台。

  (三)主要措施

  1.每学年开展“教育教学行为自诊自纠活动”,立足问题引发研究课题,做到人人有校级立项课题研究。在校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区级及以上科研部门申报课题立项进行研究。

  2.围绕课题,突出主题,在各个学科组内开展课题化的教研活动。并注重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总结提炼教科研成果。

  3.以网络和论坛为平台加强对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每学期开展1次课题研究中期检查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活动。

  4.针对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案例)撰写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科研论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高教科研成果的质量。

  5.加强教育科研的领导、组织、指导、检查、落实、评价和成果交流与展示工作;课题研究经费专项列入学校预算;每年开展一次教科研成果汇报和多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6.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在校内成立教研工作室,建立一支具有教科研能力强、理论素养好的教科研队伍,培养一批教科研骨干,提升学校教科研能力。

  7.20**年开始每学年评选一次“教科研先进个人”和“教科研先进小组”(或优秀课题成果)。

  六、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校园环境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坚持做到以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人。丰富以“绿色、幸福”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融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一体,营造和谐校园,以丰富的校园资源培养人;以浓浓书香氛围熏陶人;以浓厚学术氛围感染人。全力打造内涵深厚的“尊重生命、民主平等、对话合作、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

  20**学年:对校园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努力构建“健康-和谐-发展”精细化+动态文化氛围的物质文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及系列活动进行一次梳理,形成具有城沙一小特有的文化。

  20**学年:努力构建人文化+童趣化+贴近学生的校园文化;挖掘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健全完善学校系列制度,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师生感到“家”的温暖。

  20**学年:建设校园文化有儒家文化体系;发挥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教育的阵地,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活的教科书,给教师发展提供平台,给学生创造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空间。形成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具有沙一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

  (二)主要任务

  ? 学校文化建设是指学校自主地、理性地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总结概括、分析反思;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目标引入新的文化要素,对已有学校文化进行改造和重组;以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创建学校的新文化。对历史的梳理、反思;引进、重组、改造;实施、调整、创新;形成三个层次规范校、特色校、品牌校。基于绿色教育的理念,遵循“以文化建设为魂,构建健康和谐校园”的思路,并围绕“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儒家文化体系的校园文化、“理性决策,打造人本的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几个主题开展建设活动,努力使学校文化能引领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主要措施

  1.以 “绿色、幸福” 为主题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营造。

  以“理念先行、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原则,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学校布局的美观整齐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建设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并着手改造,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体现不同个性特征或风格的、展示学生作品或成果的平台。 ;完善及建立四个活动室:社团活动室、科技活动室、英语试听活动室、劳技活动室。建设陈列室,搬迁食堂、阅览室2,全面装修古色古香,融入儒家文化。绕“绿色、幸福”为主题,建设校园景观,建设“悦读小站”,突出精细化+动态文化氛围的物质文化;构建人文化+童趣化+贴近学生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有儒家文化体系。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2.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沟通交流合作机制

  通过完善学校制度规范文化建设,促进领导与员工之间、教职工之间、学校职能部门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展示教师才华,陶冶教师情操激发工作热情,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3.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开展校园三大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校园三小节:读书节、社团文化节、合唱节;学科三节:数学节、英语节、科学节。为有才能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举办四展:美术展、摄影展、文学作品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发挥学生所长,增强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与社区的联系,积极与社区沟通和协作,利用社区资源,既把社区优秀人士请进来,又要把学生带出去,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学生文化影响社区生活,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4.创建特色班级,开辟个性天地

  鼓励创新,营造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个性发展的影响、导向和激励作用。推进“一班一品牌”的班集体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和塑造班级文化精神。

  5、结合传统节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冬至吃汤圆。

  七.后勤服务工作

  (一)工作目标: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服务队伍。要求做到一人为本、管理科学、服务周到、高效公正、自律廉洁,竭诚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服务。

  2.深化“绿色·人文”生态校园的创建。为争创市、省绿色学校的创建目标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重点创建现代型、人文性、具有较高绿色生态的校园,使学校发展提升到更高层次,办学特色更加明显。

  3.建设现代化教育教学配套工程。重视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后勤管理全面实施数字化办公。三年内实施食堂搬迁、图书馆建设、学校人文景观工程,外墙的形象设计,建设陈列室等等,让校园成为规划有序完整。

  4.深化学校后勤服务高效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负责好学校的财务、校产管理,师生饮食卫生安全。积极创造条件,更新办公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逐步完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设施。组织、动员并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作出积极贡献。提高服务质量,减低办学成本。建设在后勤服务方面体现高效和廉洁的现代校园。

  20**学年: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入账(建账造册,账物相符)及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校园绿化进行提升改造;筹划教研活动室,装修教师用餐室;分校教学楼地面、墙裙装修。筹划学校大部分多媒体老化更换工程,设计校园人文景观等。创建各类标准功能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室。

  20**学年:实现学校内部OA无纸化办公,后勤管理全面实施数字化办公;完善全校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平台、创建数字化校园 ,配备电子图书;创建分校校园局域网;食堂搬迁、图书室翻新、本校塑胶操场翻新等。深化本部、分校校园文化建设。

  20**学年:建成协调发展的学校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师生更加平安安全,周边环境更加优化,校园更加和谐稳。创温州市示范数字化校园,实现更换所有教室多媒体。

  (二)主要任务:健全后勤管理制度,推行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机制。加强合理预算,提前上报预算,适时投入,完善硬件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强后勤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后勤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团队

  后勤工作设计师生切生利益,是学校最敏感、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之一。随着学校硬件改造、环境优化、品牌形成,师生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后勤部门全体职工要牢固实力服务意识,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兑现服务承诺。通过校产服务、环境净化、师生保健、生活管理等渠道,真正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严格遵守上、下班按指纹制度,建立“值周记录制度”,师生合理要求件件有着落,积极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主动、务实地做好常规后勤保障工作。

  2.规范管理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之间影响到学校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

  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认真做好预算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展最大的效益,避免预算的随意性。

  规范年度和月度用款计划的编制,细化学校财务报销制度流程,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严格执行采购投标制。基建项目实行公开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经市政府采购中心或教育局采购中心招标采购。

  财务室、医务室、领物室、食堂要做到账目日清月结,校产盘存帐物相符。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加强固定资产日常控制与监督,定期进行财产清算,严格按照财产报废程序及时处理报废物品。

  3.规范建设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后勤部门以学校规划为要求,继续吧学校建设成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精致校园,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基础性项目

  实施学校图书馆2的建设工程、教学楼外墙粉刷工程、食堂搬迁工程,分校与八甲衔接综合大楼的问题并建设分校电脑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

  发展性项目

  实施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陈列室建设和四条长廊精致化(阳光长廊、书香长廊、科学长廊、体艺长廊)。通过校园景观和文化长廊建设,彰显“绿色·人文”校园。

  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学校作为温州现代化学校,务必要在校园数字化方面走在区域前列。未来三年,学校加大相关设备和设施投入,建设和完善校园数字化系统,争创示范。

  特色性项目

  依托市五标功能室创建成功,重点打造1552项目(一大品牌“书香校园”品牌;五大亮点项目:“体验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素质系列考核”“安全演练”、“家校通”、等亮点项目;五大强优项目:重点打造体育、艺术、学科领域的合唱、器乐进课堂、篮球、实验操作、经典诵读等。二大雏形项目:国学润行规、星卡激励性评价。为保证学校重点打造的“1552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后勤部门将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准备和后勤保障。

  社团活动基地的建设。 完善及建立四个活动室:社团活动室、科技活动室、英语试听活动室、劳技活动室。围绕“绿色、幸福”为主题,建设“悦读小站”。

  健康型项目,实施奶蛋计划。认真核算成本,核定价格,合理营养搭配。根据季节、人群、口味爱好,配置相应所需的营养餐。改善办公条件,对教师使用年限到期的办公桌椅进行全面革新,提供更加符合人性化的办公桌椅,提高工作效率。设立“休憩茶吧”。通过对现有用房的调整改造,力争设立“休憩茶吧”,以利教师休憩提神,缓解身心,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

  八、安全工作

  (一)工作目标:

  坚持“让知识守护生命”的教育理念,安全质量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以课题引领安全工作,安全科研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精干专班进行专题研究;拟定《安全校本教材》开发主题,具体内容编辑设计要做到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组织、动员并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平安校园”作出积极贡献。

  20**学年: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管理,加强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0**学年:具体开展课题方案,以课题引领活动。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应急处置能力强、会管理的高素质安全管理队伍。建立全校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平台、校内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全校师生各类意外伤害事故(包括校外)下降到3‰以下,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20**学年:安全课题结题。建成协调发展的学校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人防、物防、技防优势互补,严密防范校园突发事件;突出抓好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校园稳定、师生安全。师生更加平安安全,周边环境更加优化,校园更加和谐。

  (二)具体措施

  1.安全教育与教育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全教育读本》坚持“一周一课时”,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生命何等重要、让学生熟知安全规章制度、让学生掌握安全救护常识,让学生学会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这一安全教育宗旨得到充分体现。

  2.安全管理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学校与科室及教师个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意识。坚持开展“三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并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更好地指导学校法制教育,逐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应急与安全演练相结合。制定“三大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监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害结果;经常开展各种应急演练,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急自救,提高学生集体逃生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4.隐患排查与整改排除相结合。坚持“一天一小查和一月一大查”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随时监控安全隐患的发生;坚持“安全检查记录”制度,把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作好详实记录;坚持“一月一上报”制度,把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详实记录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坚持“整体联动和集中整治”制度,组织召开联动整治协调专题会议,配合相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

  5.安全管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学校门卫安全管理,不断提升保安人员安全保卫意识。坚持把学校安全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教育安全”为抓手,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要建立健全各类“综合治理”台帐资料,规范过程管理资料的构建;要落实年度考核制度,接受上级的年度考核,从而有力促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平安校园”创建创设良好的周边教学环境。

  6.安全效果与宣传报道相结合。坚持“对外宣传”制度,宣传学校安全管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和管理成果,加大外宣力度;坚持“校内宣传”制度,通过专拦、黑板报、橱窗、班级文化和校园广播等各类“校园安全文化”进行宣传,致力营造良好的学校安全管理氛围。

  7.常规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学校要坚持“一月一查”和“抽查”制度,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安全常规监查;并做到检查、指导和整改相结合;坚持“一天一小查”制度,做到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坚持“考核考评”制度,把常规检查与年度考核紧密联系起来,并与教师年度考核相互挂钩,有效促进学校安全管理效果。

  8.过程管理与资料建设相结合。坚持“文件传达”制度,对上级各部门的文件等资料做到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到学校班子并及时贯彻落实,并认真作好“文件传达记录”备查;坚持“资料创建”制度,做到安全过程管理与资料左证相结合;坚持“档案制度”,抓好安全工作资料(纸质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备查,科学、系统、全面、规范构建档案资料。

  9.学校不断加大安全设施及设备经费的投入。每学期将开展两次安全大检查,从检查中发现问题,发现安全设备设施的损坏情况,对此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换。同时安全教育的经费也相应投入,来提高我们每位同学的意识,不断增强自我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五部分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党、政、工会和教师代表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执行组长,党员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的规划实施监督小组,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三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和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计划实施成效。同时,要广泛发动,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规划实施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全校范围内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营造良好氛围。

  二、物质保障

  不断完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形成“外部精美,内部精致”的现代化精品学校。学校要不断争取滨海经济开发区关心和支持,确保每年对学校硬件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建设 “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等过程中,还要有计划地加强校园景点的布置和图书的添置。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

  三、制度保障

  学校管理要以学习型的组织管理理论为指导,要树立 “三化”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既服务的观念。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将管理内容系统化,及时反馈、调节管理中的疏漏之处,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努力构建理念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管理,柔性管理的学习型管理新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攀升。

  要继续健全实行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评价,同时,要继续健全教职工评议领导制度,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学校对教职工负责,教职工对学校负责的新格局。要继续实施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后续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离不开校外各种教育资源的支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与经济开发区、温州市、浙江省内以及全国知名的大学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形成学校发展后援团,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还要加强与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借助他们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5: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里集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及道路交通改善的形势发展,里集的区位优势明显提高。未来十三年里集中学的教育发展,一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二是在良好的基础上,掀起新一轮建设发展的高潮;三是挖掘内部潜力,加强管理力度,提高里集中学教育综合实力;四是大力加强课程改革,提升教育科研品位,以教育科研为龙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校园面积37548平方米,绿化面积12966平方米。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规划合理,建筑设计新颖,设施齐全,拥有图书阅览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中心电教室、双向控制系统主控室、计算机校园网络。学校有29个教学班,1658名学生,124名教职工。其中10名高级职称、51名中级职称。近三年来新生入学率均为100%,年巩固率98%以上,毕业生合格率98%以上。

  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创办特色学校,于1997年授牌为浏阳市第一所“浏阳市示范性初级中学”,2000年批准为浏阳市第一所“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和“长沙市文明单位”。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发展内涵、做强做精、打造品牌

  未来三年,我们坚持以开放办学的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以“平安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学校;努力使我校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优质初中,努力将学校办成高标准、高质量、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初级中学和省市知名学校。

  三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继承发扬里集中学严谨办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明晰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努力创建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设施与环境;在开放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管理的高效率,服务的高质量,教育的高水平和设备条件的优势来塑造学校的办学形象,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目标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3年内使学校教育、教学和实验设施设备达到国家超1类配备标准。形成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形成特色,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3-5年的时间建成全市一流的中学。

  1、建设目标

  20**年-20**年,用3年时间完成校园基本建设,达到布局合理,建设规范,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20**年-20**年完善配套建设,使学校成为整齐、和谐、绿色和现代化的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的乐园。校园建设。20**年:维修装修教学楼。20**年:建设运动场塑胶跑道。创造良好的校容校貌,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创立浓厚的校园育人氛围。规划校园内的空坪隙地植树种花,因地制宜建造花坛。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改造现有陈旧设施,完善校园基本建设。20**年争取启动建设综合楼。

  2、管理目标

  用3年时间,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工作职责范围明确,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手段先进。做到学校工作“处处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管理机制上,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在管理体制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完善校务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行风建设,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创设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宽松和谐氛围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工作上的自由与自觉的完美统一。

  3、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准备”的教育理念,以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为主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信,为学生全面、和谐、自主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使学生拥有足够的智慧选择并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有益于社群、才智清明、性情通达、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让每个学生的发展达到自身的最高水平。

  (三)办学规模:

  学年度

  项目20**20**20**

  辖区内生小学毕业生数364380422

  农民工进城及其其它生源150150150

  合计数514530572

  各年级学生数

  初一514530572

  初二548514530

  初三586548514

  全校学生合计数164816081616

  各年级班级数

  初一101010

  初二101010

  初三101010

  全校班级数303030

  (数据以20**年9月入学人数;每班人数以55人计算)

  四、具体措施

  (一)抓好四项建设

  1、学校文化建设。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高品位、高档次的要求,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文化设施、师生的精神风貌等都有一个大的提升,让学校文化反映出办学特色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使之成为教育激励和引领全校师生的动力。

  第一、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为此要加强学校文化设施建设,设立宣传窗口,建设文化墙,建立学校电视台,办好校报校刊和校园广播站,办好团校和文化社团,大力开展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的具体体现,要常抓不懈。要使学校成为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师生共享的人文校园。

  第二、良好的师生形象是流动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师生的良好形象。强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并逐渐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第三、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具有我校风格的特色文化,构建学校同心圆式的管理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2、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切实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团结协作、一专多能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着力抓好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为此,在加强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一手抓优秀骨干教师的招聘引进,一手抓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通过开展强化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评选出一批市级名师、骨于教师和教学能手,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到20**年,45周岁以下的任课教师要求达到100%的本科学历,10%的任课教师要完成研究生层次的进修学习。培养5名省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力争有20名以上的市级“名师”和“骨干教师”,有25名以上的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中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篇,在省、市级以上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达100篇。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培训,50岁以下任课教师都要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证书,全体教师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20余名教师在省市课件比赛中获奖,逐步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①实施首席教师和班主任评聘制度。首席教师和班主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领头雁。其首要责任是创新示范,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榜样,成为教育教学的标兵;要全方位公开自己的授课,并上好示范课;其次,要担负组织指导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责任;第三,要担负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首席教师和班主任实行任期制,并享受学校特殊津贴。

  ②坚持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评聘制度。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学校要培养一批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的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队伍,力争3-5年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班主任达到全校教师总数的60%以上,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实行任期制,并坚持定期上公开课和示范课,享受学校特殊津贴。

  ③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制度。实施青年教师“1258”培养工程,即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八年成为学科带头人。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青年教师要上好达标课和汇报课,建立定期评选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指导教师和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给予表彰奖励。

  3、制度建设

  向管理要质量,创新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让学校有序步入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发展轨道。

  ① 坚持以****统领学校发展。积极探并完善激励教师、学生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管理由金字塔式的管理转向太阳系式的管理

  ② 完善评价、奖励制度。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付出和获取相对称,优劳优酬、绩酬挂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③创建节约型学校。加强校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学校预算制度、大型支出集体审批制度、经常性开支申报制度和年度决算报告制度。加强师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完善水电、办公用品、校园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④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职能。

  ⑤继续实施学生评教制度。

  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好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关、职称评聘关和岗位聘任关。

  ⑦ 完善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负责制。推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加强年级组的组织管理调空职能。

  ⑧建立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教育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声誉形象预警机制,制定学校危机管理方案。

  (二)探索五大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1、构建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养成型德育模式。

  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深入细致和富有创新的工作,完善德育体系,巩固德育基地,优化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精品化、理性化、人格化,使学校德育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要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要求,继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优活动。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推行包括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自主发展模式,

  ①完善德育机制:在确保“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年级-班级;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两条线管理系统畅通高效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观念,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管理体系。将德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建设的轨道,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渗透性、有特色”的局面。

  ②优化德育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诚信、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德育研究,着力抓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树立一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加强两项实践(社会道德实践和职业岗位实践),突出三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诚信教育、《守则》《规范》教育);强化四个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言行);坚持五个做到(使每位学生做《守则》、《规范》的自觉遵守者,做敢于负责的好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做孝父母的好儿女)。要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③巩固德育基地:充分利用谭嗣同故居、烈士公园等教育基地,探索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路;努力扩大社区服务和实践基地,使之成为我校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式办学的样板。

  ④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水平,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要继续坚持全员施教、全员德育的原则,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坚持贯彻实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分层推进”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教学策略,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的原则,分层次高效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①全体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积极开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多元智能理论去激发、培养和评价学生。

  ②完善并深入实施“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自主学习的原则,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分类、整体推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③要建立培优辅差和特长生培养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工作计划,年级、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推进计划,把辅导管理的任务落实到每个任课教师,并将这一工作列入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工作考核中,积极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走专业成长之路。

  ④坚持"三以三全"的教学思路

  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⑤落实"一二三四"教改思路

  即一抓:教育思想的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二改:改进教学方法;三开展: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创新,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四提高: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⑥坚持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素养,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因此,要在群体体育的开展上做出自己的特色,要使大众体育推动竞技体育的提高,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通过各种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控,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检查,建立以教学思想管理为指导,常规教学管理为保障,深入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构建催人进取的激励教育模式。

  ①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严、细、实、活、恒”(工作要求要严,工作过程要细、工作方法要活、工作态度要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全校干部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发扬三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争创一流精神),提高四种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②创新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学校聘用、考核和奖励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和竞争机制,真正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使“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报酬看贡献”,成为学校人事管理的现实。

  ③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在教师中开展“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优活动,在学生中继续开展“校园十佳”、“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评优活动。树榜样,倡先进,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

  4、建立优质服务为标志的管理模式

  ①行政人员要为广大教职工排忧解难,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家长、学生的服务者。

  ③后勤管理人员要有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优质高效为目标,拓宽后勤服务的领域和渠道,探索学校餐厅和公寓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之路。

  5、构建以科学高效为机制的监控评价模式

  向科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在学校工作中要以学校发展和师生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价值取向,降低管理重心,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凝神聚力,开拓进取。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凡学校重大问题和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向全校公开,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定期向教代会代表述职,并进行民主评议。

  ②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合作沟通的机制,成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征求和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③坚持校长接待日制度,学校通过校长接待日、学生投诉制度、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学校联系电话等,直接了解来自学生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公开、透明学校管理,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④目标管理和终结性评价为导向,强化过程性管理。

  6、构建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教育科研体制

  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强校方针,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专家型教师群体。学校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激发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具体问题的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①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建设学习型学校。紧密结合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深入研究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完善教科研制度和奖励措施。做好“十五”课题的结题推广和“十一五”课题的立项申报和研究工作。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技能型向科研型和专家型转变,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同步发展。

  ②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整合。建立课程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探索学校资源建设的新途径与方法,形成我校资源系统。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③打造教育科研交流平台。学校领导带头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在省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一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每位教师要写一边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把每期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教学论坛打造为展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④实施课题研究带动策略,稳步推进教育科研再上台阶。五年内学校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加强校本教研,主要包括教育心理研究、新课程实施研究、新时期育人方法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等方面。

  ⑤全体教师每年要订一份专业杂志,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着,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四)形成明显的学校特色

  1、开放教育特色

  ①开放管理:

  A、太阳系式的教师群体管理。

  B、学生自主管理

  ②开放教学、开放教研

  ③开放德育

  ④开放评价

  2、体、艺教育特色

  四、保障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点,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使全校教职工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机制,要继续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通过目标导向、先模引领、激励先进、鼓励创新等人文化管理手段,做到团结人心,凝聚人气,使全校上下形成和谐有序、开拓进取、发展创新的工作氛围。

  2、坚持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等法规和制度,增强全校教职工的法律意识,依法施教,科学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内部监督制约体制,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努力营造学校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的管理,确保校园安定和谐,争创平安文明校园。

  3、坚持勤俭节约。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大力支持的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加大办学投入。要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努力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4、坚持校务公开。要发挥教职工的作用,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坚持校务公开,通过宣传橱窗、会议、通知文件、校园网站等多种途径,将学校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做及时的报道与公布,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5、坚持班子率先垂范。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认识新形势,努力提高现代教育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解放思想,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要努力做到思想上要有活力,工作上要有创新力,管理上要有凝聚力,人际交往上要有亲和力。真正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6、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安全校园。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协调有关部门搞好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7、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自防自救能力,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8、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要通过勤工俭学的途径来增加学校的收入,逐步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是使教职工感觉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