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吧
专注精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本月更新4489  文章总数376379  总浏览量7877197

三中十三五发展规划

  资讯时代日新月异,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及其相关写作格式也越来越被关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中十三五发展规划,欢迎阅读,如对您有所帮助您可收藏必用。

三中十三五发展规划

  州泰三中“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发展规划(20**-20**)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谋划学校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依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州泰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42年;现有10轨30个班级,在校学生1561人,在编在岗教职工164人;20**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合格重点高中”;20**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年上划州泰市教育局直接管理;20**年首批通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复评估;20**年7月由“州泰市刁铺中学”更名为“州泰市第三高级中学”。

  二、“十二五”以来的办学成效

  “十二五”以来,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因校制宜,开拓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效,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职工之家”、“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占地面积6803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6099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建有教学楼三幢,设现代化装备的标准教室36个;理化生实验室配备由3:3:2增至4:4:3,装备有2个通用技术教室,新增1个微机教室,有标准400米环形跑道塑胶运动场、风雨操场和各种球类活动区,有能容纳1000多人就餐、住宿的师生餐厅、学生公寓;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55380册,电子图书105520册;无线网络千兆光纤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场所;装有72枚安全探头,监控系统覆盖全校。

  2.师资队伍逐步优化。

  现有专任教师153人,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5名教师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现有州泰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名,市级教坛新秀1名、教学能手1名,市直级学科带头人11名、教学能手1名、教坛新秀2名。一批教师受到省市级表彰,27位教师参加市直以上级赛课活动获一、二等奖,学校先后承担了7个国家级课题及国家级子课题、1个省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30篇,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的论文达450篇。

  3.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构建“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教育模式,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有效教学,树立了“学生文明行为监督岗”等团队品牌、“社团广角”等活动品牌,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多年来,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过关率达90%,信息技术考试、理科实验考试、英语口语测试达标率均超98%,一大批学生在省市体艺、作文等竞赛中获奖。

  4.文化特色日益鲜明。

  学校在传承中发展,确立了“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办幸福学校,做幸福教师,育幸福之人”的办学目标以及“立品为先,求智为本,践行为范”的办学思路,开展了“幸福工作”、“幸福学习”、“幸福生活”实践研究,整合出四大幸福主题园,打造了幸福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宿舍文化等,树立了“勤奋、严谨、和谐”的校风、“崇德、博研、善教”的教风和“自信、有恒、乐学”的学风,初步建成集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和谐校园。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学校优良的校风、鲜明的办学特色、良好的办学业绩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较高评价,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州泰市区划调整,孔桥、胡庄、汪群、大泗等乡镇划归高港区,学校生源空间得到拓展。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1.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事业经费存在缺口;教师办公室、师生活动室、专用教室紧缺;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强化,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2.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153名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2人,占67%,比例偏大;高级职称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8%,比例偏小;数学、化学等学科教师过剩,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紧缺;师资队伍存在年龄、职称、学科等结构性矛盾。校级骨干教师群虽已建构,但发展成为市直级、市级骨干教师的数量不多,速度不快。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整体工作水平需要提升。

  3.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注意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教师教学行为、习惯的深度变革尚需时日。课程意识需要强化,校本教学案、校本教材还未形成精品。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更有实效、更具特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4.办学特色需要进一步彰显。幸福教育的方向业已确定,但操作路径尚待进一步明晰;学校“三自”教育、体艺教学的特色有待总结、提升,效应需进一步放大;“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框架下的校本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形成体系,“智慧课堂”研究需进一步推向深入,各项改革的成果需进一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科研工作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坚定“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坚持走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倡导“适合教育”,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为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天赋、潜能、气质、性格的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特色化的优质服务,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最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感悟,保障学生得到最优、最大、最快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位学生三年后离开校园时都能成为“自信、有恒、乐学”的阳光健康、个性鲜明的青年。倡导“有为人生”,引导师生“做最好的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和发展之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彰显“追求卓越,勇为最先”的校园精神。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实施幸福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使教育贴近人性,融入心灵,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升教育的精神高度,着力打造、深入实施真正意义的文化教育。抓住机遇,创新实践,努力使学校硬件设施一流,符合现代化教学、办公、生活要求;师资力量得到显著增强,各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骨干队伍;教育质量实现上乘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居州泰市同类学校前列;校园文化彰显浓郁氛围,办学特色进一步明晰,幸福教育的实施在市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集聚全校力量,创建成国际生态绿旗荣誉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规范管理先进学校,为创建省四星级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夯实人生基础。使学生具有崇高国格、良好品格、强健体格;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良好习惯;个人潜质得到最大化挖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诚信品质,有协作精神,有创新意识,有法制观念,有健康心理;个性特征鲜明,幸福感强烈,能适应未来社会形势和需求。

  2.队伍建设。

  教职工自主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和一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乐于奉献、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推进教师学历提高工程,20**年研究生学历人员达12%。注重培养青年教师,75%以上的青年教师能胜任班主任工作,85%以上的青年教师能胜任循环教学,95%以上的青年教师能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校级、市直学校级、市级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日趋完善,至20**年,拥有市直级以上三级骨干教师30人,州泰市名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争取培养1-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3.教学科研。

  增强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搭建课程实施的交流平台,形成先进的课程文化。积极申报基础教育课程基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内全面实施,相关经验得到推广;薄弱学科得到加强,打造1-2门市级优秀学科;教学评价机制、监控体系科学、健全;艺术班教学效应得到放大,学生社团特色鲜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效显著,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校本教研制度全面落实,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教师教科研活动参与率100%。每年有30%以上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得到增强,能切实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指导;5年里,独立立项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3个,每个教研组均立项1个市级课题,每位教师每年均开展1个微型课题研究。开发精品校本课程10门以上,为学生的适合教育和主动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至20**年建成市优秀教研组2-3个,争创市教科研先进学校。

  4.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民主,更精致,更有品位,员工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反馈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成效进一步放大,20**年前,建成为江苏省规范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

  5.校园建设。

  按省四星级高中要求完善教学、运动、生活设施和设备。筹建集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师生活动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改造教师办公楼,现代化教育装备达江苏省Ⅰ类标准,全面建成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

  6.文化建设。

  丰富幸福教育的内涵,追求教育工作者、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幸福,围绕幸福主题强化文化建设,物态文化进一步区域化、功能化、校本化,“三风建设”成效显著,校园文化氛围浓郁,20**年前创建成为国际生态绿旗荣誉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更具时代特征,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www.glwk8.om(管理文库吧)

  第三部分 重点工作

  (一)以德荣校,创新德育举措。

  1.实现德育工作课程化。以班会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着力建设德育课堂,构建好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德育工作框架,实现德育工作课程化。

  2.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强化德育阵地建设,继续办好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增建校园电视台,办好校园广播和校刊,加强与校外德育基地及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共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学校网站、黑板报、橱窗、班级文化广角的宣传功能。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合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专职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设立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心理辅导活动,培养阳光、进取的青年。

  4.放大“三自”教育特色。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指导,做大“文明行为监督岗”品牌,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自主教育功能,放大自主管理效能,实现自主发展目标。

  (二)人才强校,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塑造良好形象。

  积极组织践行师德规范公开承诺活动,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月”、“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设立“师德论坛”,致力于弘扬主流价值观。积极开展“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切实开展学生、家长参与的评教活动,健全师德评价与监控机制。

  2.加强师能建设,促进专业成长。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成长环境,放大教师发展的外引力;加强思想引领,增强进取意识,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制定教师培养专项规划,开拓培养途径,统筹培养活动,形成教师发展的催化场。倡导读书学习,开展课程培训,强化校本教研,组织“师徒结对”,实施岗位练兵,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优化骨干教师的培养、评选与管理机制,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形成培养梯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以“高级教师工作室”为载体,务实开展校内研讨和实践锻炼,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努力增加骨干教师的数量,提高骨干教师的层次;深化人事改革,合理配置教师,尽快解决学科结构矛盾;围绕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力、学习引导力、组织管理力和敏感行动力等,定期对班主任进行专项培训,实施培训和考评相结合的培养管理机制,强化班主任管理,优化班主任工作效能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促进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实施“超越”工程,通过加强读书研讨、专题学习、远程培训、课程研究和岗位实践等方式切实提高校级干部的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管理才干,要求校级干部确定“学习标杆”,促进校级干部实现超越。实施“壮腰”工程,继续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修订《中层干部管理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增强中层干部的理解力、贯彻力和执行能力。实施“合力”工程,将分管校长、部门正副职及助理编为一个“工作团队”,实施整体考核,评选“优秀管理团队”,落实奖惩措施,促进干部整体工作能力提升。

  3.注重人文关怀,保障身心健康。

  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积极组织文体活动,提高教师身体素质;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三)质量立校,深化教学改革。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高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进一步加强课堂改革力度,做实国家级课题研究,全面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所有学科均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智慧课堂的一般流程及评价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提高课堂有效性和实效性。

  2.重视各项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认真落实体育活动一小时制度,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的指导、监控,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个性成长搭建平台。

  3.尝试合作办学,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继续办好体艺特长班,加强国际交流,开展“小语种”特色教学;加强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展传媒、航空服务等特色教学;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发展空间,实现学校的错位发展。

  4.强化监控,正确评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完整的教学监控机制,成立教学督导评估小组,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实行领导问责制及班级捆绑考核制,落实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制度,将教学成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力促教师完善教学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教学成绩。

  (四)科研兴校,增强研究实效。

  1.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常态化、上水平。健全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制度,细化教科研工作计划,加强管理,促进教研工作常态开展、务实推进。组织竞聘,加强培训,提高教研组长工作水平。开展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长、先进教研组、先进课题组、优秀科研成果评比,将教科研成绩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对外交流、强化业务学习、深化教学研讨等方式推进“薄弱学科”建设,全力打造市级优势学科,积极创建市级优秀教研组和优秀课题组。积极组织承办市级以上大型教科研活动,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2.强化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秉承“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艺体类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验证性实验教学规范化程度和保障水平,增加探究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比例。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挖掘和提升地方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打造具有校特色的“幸福教育”“智慧课堂”的课程新品牌。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发挥各个教师的专长,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组建学生社团,自办广播电视台,印发校刊班报,举办校运会、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丰富学校的课程结构。切实加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资源。整合课程内容,在开实、开强、开新、开亮上做文章。实现学科知识与课程资源、学科知识之间、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整合。

  3.开展课题研究,锤炼科研能力。以国家级课题《“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实践研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课题按序时进度进行研究,努力将研究成果内化到学校工作中,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生产力,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五)依法治校,深化管理改革。

  1.完善制度管理。修订《州泰市第三高级中学章程》,完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修订和更新《州泰市第三高级中学制度汇编》,确保学校管理有章可循;健全内控机制,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透明。

  2.推进民主管理。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师生都有机会参与各级管理,民主选举组成新一届的教代会、工会,完善教代会职能和审议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3.深化人事改革。制定校本化的岗位聘用标准,切实推进岗位设置和考核,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落实《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形成自觉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进取发展的良好局面。

  4.健全反馈机制。进一步放大年级管理办公室在学校管理中的督导、反馈作用,对照各部门、各年级组、各学科组每周、每月工作目标及工作安排开展过程监控、结果检查,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综合考评,全面评价部门、年级组、学科组工作。

  (六)资源优校,改善办学条件。

  1.统筹安排,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改建教师办公楼,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筹建集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师生活动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按4:4:3标准配齐理化生实验室,扩大图书馆使用面积,增加图书馆藏量,增设电子阅览室,增设各类专用教室,优化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装备。完善宿舍内部设施,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强化安全措施,提升宿舍管理水平;改造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体操场,提高运动场地的安全性和利用率,为师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进一步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2.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升级学校主干网络和核心交换机;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在学生活动场所,新增信息查询终端;更新学校广播系统;升级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新建一个电视演播室,每班均配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终端;新建一个大屏幕投影网络视频交互多媒体室;更新学校微机房硬件配置。

  强化学校门户网站建设,使网站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和学校对外宣传、服务的窗口。加入州泰市教育城域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各学科均建有专题网页,50%以上的教师建有个人站点,构建开放的校本资源库并动态更新。使用教育教学及各类管理系统软件,实现课程开发、常规管理、学生学习评价管理信息化;加强培训、指导与督查,实现教师教学研究与交流网络化、学校办公自动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文化润校,彰显幸福特色。

  1.从有利于提升办学品位的高度,促进物态文化建设,美化育人环境。围绕“幸福”主题,优化校园文化设施,整合校园文化景点,加强主题文化园区及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打造班级文化及宿舍文化,着力体现区域特点,彰显校本特色,强化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从有利于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高度,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严谨求实、风清气正、锐意进取的良好校风。抓实职业道德教育、日常管理和考核整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抓强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和考评奖惩,强化学生管理,形成良好学风;抓好“智慧课堂”建设、主题活动和舆情引导,强化综合治理,形成良好校风。师生自重自律,自强自立,自警自省,实现自主发展,积极打造文明校园。

  3.从有利于师生健康发展的高度,促进行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精心打造教师团队,构建校本教研文化,在“平等对话、专业引领、共同提升”的氛围中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树立“爱每一个孩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学生”等教育理念,让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

  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目标,对学生开展全面培养:开展学法指导,强化帮扶措施,保障学生愉快学习;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心理疏导,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多元化教学,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建特色鲜明的社团、兴趣小组,强化针对性培养,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创新意识、自主发展能力,保障学生个性成长,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快乐成长,感受幸福、珍爱幸福。

  推进民主管理,强化人文关怀,深化党群共建,优化后勤服务,加强舆情引导,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继续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的“三评”活动和“无违规收费、无违规招生、无违规办学、无违规从教”的“四无”学校创建活动,做到开门评议、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抓好整改,抓好结合、讲究实效。进一步放大“校长接待日”工作、“校长公开电话、邮箱、信箱”阅办工作的亮点,努力为师生提供最好的环境,增添师生的成就感、愉悦感,大幅度提升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班子,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州泰教育发展规划及学校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广泛宣传幸福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动员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务实奋进,积极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学校、社区共建,密切与媒体的关系,赢得家长配合,积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配套政策。党政联席会讨论制定师资建设、科研改革等分项规划,并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各部门围绕本规划及分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等,提出本部门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深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鼓励各部门、各年级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重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规划执行的监控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检查和评价,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定期邀请领导、专家,组织教职工代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各部门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篇2:中专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化兴中专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努力为化兴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以服务市场为宗旨。紧紧围绕化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把准市场和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通过专业设置、强化技能培训,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企业为媒介,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双赢合作机制,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技术服务、实习实训、产品开发等方面构建合作新内容。

  3.以开放办学为方向。树立大职教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为提高全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与质量。

  二、学校发展思路

  1.办学理念:以生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

  2.办学目标:贯彻“以生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利用三年时间,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二年明显改变、三年泰州前列”的目标,由弱校向强校、名校迈进,跻身泰州市职教前列。

  3.培养目标:以“正派做人,正确做事”为准则,以“健全的人格,娴熟的技能,尊严的生活,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育人目标。

  4.办学特色:管理精细化,技能专业化,发展多元化。

  (1)管理精细化:是以“人人包,事事包,处处包”为核心的目标管理模式。

  (2)技能专业化:目标是教师专业化,学生技能专业化。

  (3)发展多元化:追求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学校多元化发展,学生多元化成才。

  三、总体目标

  坚持以生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服务社会、学校管理等质量,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二年明显改变、三年泰州前列”的目标,由弱校向强校、名校迈进,跻身泰州市职教前列,创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1.学校扎实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在泰州市内形成职业学校品牌,在化兴市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

  2.办学规模上,在校生保持在2000人以上,各类社会培训每年3000人次以上。

  3.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培养市级名师8名,省级名师2名,高级职称教师达到70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80%以上,研究生15人,专任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7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30%以上。

  4.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成果保持全市领先,建成5个以上的骨干专业、3个以上省级品牌专业。

  5.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强化对口单招工作,对口单招本科进线人数达到两位数。毕业生考取相关专业中级技能合格率达96%以上,高级技能或两个以上中级技能合格率达60%以上。所有毕业生普通话测试、计算机一级B考核一次性通过率达90%。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合同签约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80%、90%、95%、95%以上,跟踪管理,全程服务,跟学生联系率达100%。

  6.学校育人举措有新的创新,以“正派做人,正确做事”为校训,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跻身全省职教德育、创业和优质就业特色学校和先进学校。

  四、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办学规模

  全日制年度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非全日制学历班人员培训在籍规模达1500人,退役士兵短期技能培训人数达150人,对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培训人数不低于800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数500人/年(包括高级工、技师培训)。实现多层次办学,各类学生、学员在籍人数3000人以上。

  主要措施如下:

  1.多头多路、五花八门办职育。积极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戒浮、戒空、戒假,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基点,以学校发展和合作双赢为基调,选择具备一定市场吸引力的中高职连读渠道,建立一支由省内公办院校和特色民办高职院校联合组成的合作联盟,增强学校的社会吸引力。积极提高办学层次,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一方面努力融入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体系,成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点,争取一个专业有稳定的五年高职计划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办好成人教育大专班、本科班,做好与有关高校的合作,争取申办1-2个省教育厅审批的成人教育函授点。

  2.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强力推进涉农专业培训。树立大职教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为提高全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落实组织部、农工办、教育局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开展涉农专业招生培训工作。同时加大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的招生力度,扩大企事业单位人员培训规模,扩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模。

  (二)教育质量

  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梳理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构建德育新框架,为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和谐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以自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境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

  1.建立指导教师制度。所有任课老师均兼任指导老师,负责班上一定数量的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及时沟通、指导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全员育人激励机制,做到学校处处有人包,事事有人管。

  2.以“好习惯”训练为抓手,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明荣辱、知礼仪、守规范”。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

  3.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法制教育课,办好心理健康咨询室。通过正面疏导,采取一切措施有效遏制在校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学习、班主任培训等形式,打造一支理念先进、思想过硬、勤于育人的班主任队伍;完善学生骨干队伍培训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5.制定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推行“德育量化学分制”,将德育的内容、过程和结果成绩化,并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综合素质评定等相结合,增强德育评估的透明度、客观性、公正性。

  (三)教学质量

  1.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在省、市学业水平测试中平均合格率、优秀率达中等水平。

  2.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创意论坛、文明风采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两课评比取得较好成绩,达泰州市中等以上水平,且获奖人数、获奖层次稳中有进;省级技能大赛在学生获奖层次和人数上有所突破,跻身泰州市前列。

  3.毕业生考取相关专业中级技能合格率达90%以上,高级技能或两个以上中级技能合格率达40%以上,且逐年提升,到20**年分别达到96%、60%以上;所有毕业生普通话测试、计算机一级B考核一次性通过率达90%。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合同签约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80%、90%、95%、95%以上,跟踪管理,全程服务,跟学生联系率达100%。

  4.对口单招班各专业市级统考平均成绩达泰州市中等以上水平,到20**年本科进线人数达到两位数。

  主要措施如下:

  1.制订和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工作行为(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活动、成绩考查与评价、教学研究等)的严格考核、检查监督和反馈矫正,促使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建立课表、任课公示和巡课检查制度,将学校总课表、班级课表及任课教师在学校公示栏和教室外公示,接受学校巡查和市局、上级领导以及社会的督查;积极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广泛监督与评价。

  3.建立专业组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定期教研组活动和教师培训制度,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开展学生、家长评教评学,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量化考核;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纪考风,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存档;对考试不及格学生实行多次补考、留级或不发、缓发毕业证书制度;采用形式多样的质量评价手段,把质量考核与考工考级、技能大赛、综合能力竞赛等内容相结合;细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将教学过程性检查和质量检测结合起来,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过程性依据。

  5.对口单招求突破。学习单招政策,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单招形势和对策,安排优秀教师执教,在硬件条件上充分保证,在激励机制上拿出方案,以实绩论英雄,以单招为龙头,打品牌,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利用政策,开办三加一美术班(高补班),探索单招高考速成教学新模式。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和良好环境,选聘优秀教师来对口单招班教学,通过一年的努力,争取考上本科,实现对口单招高考的新突破,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四)专业建设

  20**年把我校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所有专业都成为合格专业,且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从而拥有以数控技术应用等3个省级品牌专业。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学前教育、会计、建筑工程施工等专业着力打造成为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业。

  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按照合格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优化学校专业布局和层次结构,加强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2.加大骨干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合理安排实验实训项目,确保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在90%以上,尝试实训基地开放式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实训设备在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培训、产品加工中的利用率,在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实习产品”,提高基地运行效率上寻求突破。

  (五)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有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到20**年,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70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80%以上,研究生15人,专任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7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30%以上;力争培养市级名师8名,省级名师2名。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教师培养梯队,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主要措施如下:

  1.出台“阳光早读”读本和符合我校现状的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制定符合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探讨我校优质课堂标准,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推进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五课”教研和示范课、研究课等“两课”评比,创新我校体育与艺术教育。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学会,对参加市以上教育学会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对个人技能竞赛获奖者实施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请专家、教授、名人到学校进行各类讲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

  (六)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传播优秀职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

  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和完善校务会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努力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的问题,解决有些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上的功能。

  4.从净化、美化、亮化入手,治理校容校貌:建设宣传长廊,张贴宣传画、悬挂警示语;布置教室,抓好班级小文化建设;改版学校网站,创办校报等,积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5.利用资源努力创造条件,丰富师生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学得快乐、玩得开心,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和文明监督岗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志愿者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师生素养。

  6.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开展理想、诚信、法制、安保、礼仪等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提高法制意识,通过加强德育常规工作,构筑精神文化根基。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完善学校管理与协调机制,校长负责策划和统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参与作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以部门负责人为各项目标责任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同时要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

  二、制度保障

  用制度规范行动。各部门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规划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制,由部门负责人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及部门各项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规范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团结奉献精神。坚持教代会制度,使民主决策落到实处。对发展规划,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和学校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以保证发展规划中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物质保障

  1.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支持,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2.学校经费做到合理使用。师生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设备,提倡勤俭节约,努力构建节约型学校。

  3.逐年改善办公和教学条件,为师生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四、监督保障

  1.校长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是规划目标的具体责任人;同时成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监督小组,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2.各项目具体负责人对年度分目标实行自评,每年进行中期自评和年度自评并形成书面报告,由学校规划考核小组组织复评。

  20**至20**年是化兴中等专业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全体师生员工,一定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畏困难的勇气,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确保三年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摇篮奠定坚实基础。

篇3: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巨八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现根据县、镇有关文件精神,特编制本校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公平”为基础,以坚持“系统性”原则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1、“五优一领先”:育人环境优美,体现人本化;教育装备优良,体现现代化;教育师资优质,体现梯次化;教育特色优异,体现个性化;教育质量优秀,体现素质化;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

  “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基础教育:初中普及率、学生巩固率、毕业班普职升学率均为99.9%。

  2、师资队伍: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本科学历比例达到85%。

  3、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设施,不断开发和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功能。每台计算机服务学生数为3人。教室内外安装智能监控系统,真正实现人机全覆盖互防,遥控管理校园的现代化信息系统。

  4、和谐校园: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师生的精神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三、巨八中学“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战略

  1、“人文强校”战略

  造就高水平的师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质量固校”战略

  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倡导和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重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狠抓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依法治校”战略

  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工、学生的合法权益。

篇4:学校学校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腾富学校学校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规范加特色”已成为许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这里的“规范”,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基本素质;“特色”就是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特长。要培养“基本素质加个性特长”的学生,就必须创办有特色的学校。从学校发展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开始,我校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将围绕“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总体思路来发展,追求“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理想境界。为把学校特色建设落到实处,特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

  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主要的因素包括学校的发展历史、优良传统、师资、办学条件、环境等。我校是一所座落在东台县级城市的普通学校,是全省“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的试点学校,也是全市文明礼仪教育的示范学校。为此,我们学校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认真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学校的特色建设的方向继续建设“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特色学校,同时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将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展开学生“多样化发展”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在养成文明礼仪行为良好习惯的同时,学有一门或多门的技术专长,促进学生思想素质、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外部背景

  1.《*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培养一大批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造就有个性丰富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完整的现代中国人。

  3.崇文尚礼一直是东台人文化的一大特色,讲文明礼仪也不例外是我市文化传统习俗之一。上一轮五年特色发展我们已经奠定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比较好的基础。我校将把经过多年积极探索的经验,借学校创建“三星级”高中的契机,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文章做全、做精、做得更有影响力。从现在开始,学校将以“五个一工程”(写一手好字,说一口外语,学一门艺术,练一项运动,精一种技能)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开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模式,让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得到大提升,具备立身之本,这是我校今后发展的又一大特色。

  4.我校已经完成了盐城大市“十一五”规划的《民办中学的礼仪教育研究》的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顺利完成了盐城大市“十二五”规划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办中学学生文明礼仪素的素养的研究》的立项开题工作,同时承担了若干相关的子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大会典型经验交流10多次,组织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学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仍将精心打造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特色为主。同时兼顾以能力为核心,精神打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开展的“多样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特色。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校情分析

  1、从学情看,学生家庭成员多数处于社会最基层,学生优越的家庭背景相对是短板,弱势群体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学生是典型的留守青少年,隔代监护,一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学业成绩基础比较薄弱,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够到位。

  2、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更多的是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如果没有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立身之本,就不可能被社会和未来接纳。

  3、从学校的自身优势来看,学校是全日制寄宿制高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都纳于学校的管理之中,让学生的文明用语、文明行为无不时时刻刻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较方便快捷。

  4、从成本核算来看,学校有充裕的课程资源(古今中外,尚礼崇文的美文颇多),有不少经历过多年文明礼仪熏陶的老教师,不用培训,即可上岗,有迎宾馆、国际大酒店、港汇大酒店、东台宾馆等丰富的实训基地,因此文明礼仪的教育特色投入相对较少,成本较低,也不需家长的再投入。

  在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把“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继续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一定会得到教职工认同。

  学校举办者董事长王晓秋同志到国外10多个国家考察学习后,不满足于现有学校特色所取得的成绩,向我们提出了实施学生“多样化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写一手好字、说一口外语、学一门艺术、练一项运动,精一种技能)的行动设想,要求我们在全球经济的大的背景之下,绝不允许让我们的学生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正确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科学寻找学生接受新型经济挑战考验的对策路径。学校在搞好原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要以推进“五个一”工程为突破口,不折不扣地、大力度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富腾学生不能因为能力而落伍掉队,不能因为缺乏基本的素质要求而被抛弃和淘汰。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步骤及目标

  我们将围绕“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思路确定三步走:

  第一步,发展原有特色项目,开发新的特色项目。

  通过各级各类的相关课题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化,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我校已经形成的特色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已构建了“整体联动,互动生成”的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形成了家校联动、社校联动、家社联动的“三结合”教育新环境。

  作为有着文明礼仪教育传统的学校,我校在特色创建上已经形成了一些经验,下一阶段,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打造好文明礼仪教育特色,全面推开“多样化发展”教育的新模式,努力为更高水平的优质高中的达成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步,以德育活动建设为载体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人高我突(突出)”。学校特色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是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它不能只限于某一点,要“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工作在整体上、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使学生、教师、学校实现整体优化,全面发展。

  鉴于这种原因,我们将以德育活动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载体,以此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其一以提升文明礼仪素养课题的研究为指引开展活动;其二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三,注重学校文化、文体活动在特色建设中的作用,使各项活动延伸辐射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生活化,促进学校教育的每个过程环节都能呈现学校自身特点,进而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提升的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学校特色浓郁的基础之上,使特色成为品牌,以品牌来打造特色学校。

  四.特色建设的措施

  在特色建设中,我们将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力争把学校的特色做优、做精、做美、做强。

  1.加强学习,注重引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要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明确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方面素质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2.强化领导,注重引领,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要围绕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及目标,成立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统筹、目标的制订,做好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同时,要成立有关的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学校特色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为此,我们要科学部署,分步推进,逐步深入。每年要分别制订特色工作计划和学期活动安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使特色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具体负责人:z和各班主任。

  3.整体着眼,注重整合,系统入手,分工明确。

  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系统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教育整体改革的全局。因此,我们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子系统或单项的改革,使各项改革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最优整合和协调,从而形成办学特色。

  4.优化师资,注重管理,落实保障,构建机制。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特色教育应靠特色教师来实现。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创建学校特色中,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要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培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的特色教师。

  同时,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作保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形成并逐步完善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一是导向机制,要建立“人人关心学校特色建设、个个参与特色建设”的局面;二是活动机制,要以活动为载体,促使特色凸现出来;三是考核机制,要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四是激励机制,要建立特长教师、特长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在创特色中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给予名誉和物质奖励等,以激发教师、学生创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经费保障制度,学校要在不同阶段,根据学校特色建设需要适当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建设文化,注意氛围,沟通社区,形成合力。

  特色学校要努力创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使学校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目标。因此,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像校风、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使它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因此,要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形成学校“文化发展纲要”,并组织系统实施,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学校特色的创建同样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因此,要向家长、社区广泛宣传学校的特色建设的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特色建设的评议,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重要意义,并取得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6.开发资源、注重研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在建设特色建设方面:学校要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资源的收集、开发、整理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文明新人新事的评比,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营造浓厚的学校学礼、知礼、行礼的文化氛围,逐步丰富我校“三星级”高中的办学特色新内涵。

  结合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效益效能。在“相关课题的研究,增强学校特色创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方面: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政治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具体情况,以课题为抓手,从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入手,把文明礼仪教育穿插渗透到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基本国情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之中,促进全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课题研究已有成果为指导,学校要设立网络管理体系,成立“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常规管理督查员-护校队--学生会文明监督岗”为一体的管理队伍,对教室、食堂、宿舍、校门口及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文明礼仪的行为管理;要继续开展文明礼仪的新事新事的评比表彰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要继续发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发展情况和交流特色发展的经验,做到家、校一体化;要聘请文明礼仪的校外辅导员,共同构建文明礼仪教育立体阵地。学校将构建“整体联动,互动生成”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模式,形成有利于我校特色创建的教育新环境,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5: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仓三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树立****,理清学校的办学思路,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以“科学发展”的思想审视今后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勇创一流”的目标定位今后学校的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我校在未来五年中将迎来内涵升级、文化管理、一流打造的新机遇,下一个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必然是历史性的,决定着镇中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去规划好的。

  一、现状分析

  (一)办学优势

  学校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准则,请守信、请守责、请守神的“三请”要求。学校有一个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群体,学校一百多名教师乐于奉献、乐于钻研、乐于创新。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学校发展定位,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四大基础:学校发展--办学质量勇立全市第一方阵;教师发展--全力构建“三人行”学习型组织,制订了班主任三化要求,启动了教职工2+1工程;学生发展--全力开展“三做”系列活动,开展了温馨工程、双随工程、安全工程的“三大”工程,构建了大课间“三操一拳”;特色发展--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学校品牌,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学校文化。学校建立开放的管理机制,畅通民主渠道,做到决策开放、信息渠道开放、学校工作对社会全方位开放。在王升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全体同仁牢记“尚德笃行”的校训,履行“爱心承诺”的校魂,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规划重点

  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名师

  镇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兄弟学校和社会家庭肯定的,镇中教师这个团队是优秀的、具有竞争力的,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主力军、生力军。目前镇中教师群体缺少“品牌教师”及“领军人物”,教师敬业但不够冒尖,有实力但缺少“势力”,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

  2、自主特色发展:打造名校

  “红色教育”是我校着力打造的学校教育品牌,旨在引导师生走进老区红色历史,培育老区红色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精神价值。20**年11月,学校接受了《中国德育》杂志社的专题采访,并以《“红色教育”是怎样炼成的》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在国家级期刊叫响了学校“红色教育”品牌。对“红色教育”的研究与开发有待深入,其内涵需要挖掘,其外延尚待扩大,让“红色教育”这面旗帜成为学校“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名校创建中的名片。

  3、教育教学科研:全新名片

  学校的校本教研、课堂模式在有条不紊地整合与推进中,但针对性、实效性、辐射性还不够。今后,尤其要注重找准教育科研与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有机结合点和长效开展平台,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构建现代化的“云”计划,搭建智慧分享的问答窗口,真正形成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研、课改教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全新的教育教研形式、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成为学校“打造品牌勇创一流”的又一亮丽名片。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

  中期目标:丰富学校文化,实施一流管理,打造多品特色,建立名师队伍,坚持质量立校;

  长期目标:加快名校建设,打造名师名家,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具体目标

  1、德育工作

  (1)从思想体系、哲学体系、红色素养三个方面对“红色教育”学校品牌进行立体化思考。进一步挖掘“红色教育”的资源、充实“红色精神”的内涵、扩大“红色素养”的外延,把“红色教育”的开展与研究向纵深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红色精神”包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挑战精神等,同时又必须与时代相结合,赋予时代精神,丰富其与社会实际、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相结合的全新内容。

  (2)继续开展“三做”活动,成立“三做”论坛,细化“三做”要求,量化“三做”评比。让“三做”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抓手,让“三做”成为学生德育追求的目标。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德育处、学生会、年级级部、班主任多线管理多层考核;外部与家庭、社区加强联系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德育力量,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构建立体教育模式。

  (3)进一步完善德育校本研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题研究,编写完善《学生心理疏导手册》,开放“温馨室”,开播“开‘心’节目”。加强德育与生活、德育与网络、德育与艺术的实践整合,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改进德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引导与评定,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德育管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科学可行的期初自定“三做”目标、期中自评“三做”达成、期末评比“三做”先进的过程评价。

  2、教学工作。

  (1)继续推进“三人行”学习型团队工作。在多年来实施“青蓝工程”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三人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打破了以往一对一的、单向的师徒结对传授的形式,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和成功,促进了学校的高效发展。今后我们将成立“三人行”教育教学论坛,改教研课为“三人行研讨课”,改评课为“三人行论坛”,在学校网页专门设有“三人行”栏目,并鼓励“教育教学网上互动”。

  (2)继续推广、实践、总结“两本三步四环节”的课堂模式,并面向教研片、面向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展示实验成果。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真正将课堂向课前延伸、向课后拓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勤于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学习管理,积极推行“三个一”学习制度(每周至少读一篇理论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论着,每年撰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实践论文),实行“五个一”教学管理(每周完成一次教学反思,听一节课并有评点,每月记录一则教育故事,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创新“六认真”教学资料检查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学校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成立学校资源库管理小组,建立完善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课件库、共性课案库。

  (4)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进和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规范要求学科发展目标,学校将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章程》。学科建设工作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学科及其内部结构。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强优势学科,凸显特色学科,开发新兴学科。

  3、教育科研。

  (1)构建现代化建设“云”计划,搭建智慧分享的问答窗口,构筑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立体化平台,以建立学校网上“名师工作室”、教师网页为主线的教师成长新格局。拟定学校五年教育科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研网络,加强教科研规范化管理,教科室牵头,教研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2)积极申报2个以上省级课题,5个以上市级课题。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名著、学理论、做研究、写教育日志活动。重视教科研成果的研讨、交流和推广,争取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办好学校科研刊物--《教海掬浪》,及时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介绍最新的教科研动态,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建立畅通无阻的教科研信息网络。

  (3)完善教师教科研奖励条例,激励教师进行教研科研,教师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课堂改革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给予特别奖励和优先评先晋级。鼓励教师对外发表论文,特别是在各学科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为教研组、个人编写、出版论文集提供资金上的资助。

  4、队伍建设。

  (1)认真落实师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教育部提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学校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联系起来,让大家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把握与追寻。

  (2)领导班子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实施教师成才工程,深入开展“创建优秀‘三人行’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发展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五年内争取培养一支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星10名以上的骨干教师群体。

  (3)启动教师中长期培训计划。立足“三个层面”(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采取“三个结合”(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相结合、课程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主研究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与比赛,构建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名师工程”,通过专业辅导、业务培训、多元评价、业绩展示等各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为名师。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发展轨迹,及时帮助和引导教师分析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5、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基础工程与先导工程。后勤人员要切实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减耗增效意识,创优竞岗意识。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加强资产登记管理;办好师生食堂,做到“服务规范,操作有序,营养可口,卫生达标”;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网络网站的管理、登记、维护等工作的考核措施;切实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凡是已有图书要及时做好归类、装订、收藏、防腐、防潮工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值班领导老师、学校门卫、安全员的责任制,编写《安全一本通》,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管理文库吧